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乱账解析及整理策略
乱账,是机构在经营或活动中产生的经济记录未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的现象。具体来说,这指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会计记录不准确、不真实,导致账目混乱,记载事项与实际事实存在出入,或是公司总账与明细账之间存在差异。这种问题显然揭示了财务管理上的缺陷,因为这样的账目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
乱账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由于公司人员故意或无意的行为所致,而有些则源于财务制度本身的问题。
以下是公司乱账产生的常见原因:
1. 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紊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2. 公司财务制度不规范或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3. 公司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未能满足公司财务管理的需求。
4. 公司历史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无法短时间内解决。
5. 公司内部各部门间沟通机制不完善,配合不到位。
针对乱账的整理,有以下方法:
第一,核对银行账户信息。
- 出纳需打印所有开户行的对账单。
- 逐一核对每个账户的信息。
- 若发现账上与实际不符,应深入查明原因。
- 通过银行传来的对账单,比对银行对账单余额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 若两者存在差异,需调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达成一致。
第二,盘点出纳库存现金。
- 与出纳一同盘点库存现金数量,并与账面记录进行比对。
- 如发现不一致,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账务调整。
- 盘点后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原始凭证,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记录。
在整理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往来差异的核对需先与公司业务部门核对,再与对方单位进行核对,形成对账工作底稿,根据核对结果调整账务。
2. 对于应收账款,要逐一进行余额核对和明细核对,特别是对于明细的核对要格外注意。
3. 对于企业应收账款混乱的情况,需重点关注月初月末大额转账、摘要模糊的大额记录、长时间挂账的金额、坏账处理等方面。
4. 应付账款的核对需按供应商名称进行,根据对账单进行核对。
在整理乱账的过程中,还需将财务工作制与流程化,以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如需更深入的了解和操作指导,建议咨询专业的财务人员或查阅相关财务整理的书籍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