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苏联在得到SU-152自行火炮后,立刻开始了对其进行改装。尽管这款武器拥有巨大的力,但在底盘系统和装甲强度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其正面装甲,难以有效抵御德军PaK 40型反炮,更不用说虎式重型的88炮了。
在IS-2重型底盘设计取得进展后,苏联设计部门自然而然地将之视为未来自行火炮的理想底盘。在1942年夏季,对ML-20炮进行改进,诞生了ZIK-20型火炮。随着进一步研发,该炮在年末得到了重要关注,并被计划安装在自行火炮上。
到了1944年年初,ZIK-20火炮再次获得突破,被命名为ML-20CM。在新的设计师团队带领下,该炮的后坐装置得以改进,使得火炮结构更为紧凑。在经过数月的测试后,这款火炮展现出了优良的操作性和射程。
与此底盘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除了已经成熟的IS-2重型,更新的IS-3重型也即将服役。基于IS-2的底盘技术,一种新型Kirovets-1(工厂代号701-A)在1944年11月问世。不久之后,基于Kirovets-1底盘研发自行火炮的计划开始展开,这就是备受瞩目的704工程。
考虑到二战中后期的新战场环境,尤其是面对德军新型如黑豹和虎王等的高穿甲能力,设计师们对这款自行火炮的防御力进行了全面加强。除了增强正面装甲,还引入了全方位的倾斜装甲设计。最终的设计成果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防御能力,能有效抵御虎王重型的火力攻击。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战后形势的变化,苏联开始对现有的武器进行战略性的重新评估和调整。尽管704工程在设计层面上获得了诸多进展和认可,但基于对未来作战环境的预测和整个武器装备的体系构建需求的变化考虑后做出决定取消这一项目立项确实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这反映了当时苏联在武器发展方面的全面考量与战略规划,既看到了先进武器的巨大潜力,也兼顾到了自身在全局层面上的长远规划及对未来可能情况的深思熟虑判断调整和生产力平衡优化资源的重新调配等等复杂的决策逻辑。“无需一叶而飘零世界军事纷乱之下的壮志未来峥嵘啊”,留下了后人深深的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