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与友人共叙,提及现今市场上的车辆品质与选购事宜,顺便分享下验车流程的细节及验车时值得关注的要点。
第一步,当属外观检查。首要之务在于审视四个轮毂的完好程度,因为微小的剐蹭往往在此处悄然发生。
特别关注车身四角的完,因剐蹭多发生于此等角落。若车辆尾门被开启过,还需细察是否存在掉漆现象。
步入第二步,查验车窗玻璃的生产日期标识。当面对一款标明为23年生产的新车时,留意玻璃日期标识与车辆制造年份大致相符即可。
继而,我们来关注轮胎的日期问题。若为23年的新车,其轮胎应为同一批次产品。
接下来是随车工具的查验。如今的车辆多不再配备备胎,但三角警示牌、补胎液及拖车工具等仍是标配。部分车型可能还配备了放电枪等先进设备,务必确保这些工具的完备。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内饰部分的检验。对于新能源车型,由于在交付中心较少有人实地体验,其内部损伤可能性较小。但仍需注意其他车型,以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损伤。
进入车内,我们需关注行驶里程。如显示行驶里程为1.7公里,通常情况下,新车出厂后的行驶里程在十公里以内均属正常范围。
部分车辆在出厂时的测试里程可能较长,加上运输过程中的里程累加,总里程在十公里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对于进口车型而言,30公里以内的里程也属正常现象。
现在让我们将车辆升举起来,进行更为细致的底盘检查。对于新能源车而言,交车时如有可能,应进行底盘检验。
重点对底盘进行详细检查。首先确认电池部分是否有磕碰、刮蹭等损伤。悬挂件和底盘部分采用的高质量铝合金材料也需仔细查验。
最后一步是完成底盘检查。在购买新能源车时,尽管厂家和交付中心会进行验车,但我们自己还是应该亲自再检查一下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