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资深的IT从业者,我已经在编程的道路上跋涉了七个春秋。回想起大学时期,我曾埋头于《C++ Primer》的研读,然而时至今日,那本书的进度条依旧停留在未完成状态。如果能够重返大学时光,我想我会对那四年的生活做出如下的规划,以便让我的职业生涯更加游刃有余。
我定会摒弃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首先从自学C语言开始。推荐自己的是浙江大学翁恺老师的C语言课程,并辅以《算法》红皮书进行深入学习。在掌握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后,我会转向洛谷/ACwing平台,通过实战完成300道算法题目。只有在亲自动手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代码的奥妙。
随后,为了提升自己的工具使用能力,我会学习MIT的Missing Semester课程,系统学习Git、Linux以及Vim等工具的使用。这些工具在工作中极其常用,但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缺少系统的学习。
在选择发展方向上,我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算法竞赛和项目开发之间做出选择。如果倾向于算法竞赛,我会积极参与;而如果选择项目开发,我会立即寻找实用的项目实践,如图书管理系统、简易编译器或爬虫数据分析等,并从参与开源项目开始,先理解再拆解,最后进行重构。
当我有了一定的项目经验后,我的简历将更加亮眼。接着,我会进行LeetCode高频500题的练习,尤其注重OOD(面向对象设计)和系统设计的学习。这样我就可以信心满满地投递大厂的实习岗位了。
但我要强调的是,健康的身体才是程序员最核心的竞争力。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程序员常常会面临熬夜和久坐的问题,这些都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决定程序员职业道路长短的关键因素。
对于还在大学路上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正在规划自己的未来,希望我的这些建议能够为你们提供帮助和启发。而对于那些在编程道路上已走了一段的程序员们,无论是在深夜调试bug还是享受着编程的乐趣时,我都邀请你们在评论区分享那些“如果大学重来一次”的顿悟时刻。你们的经验分享正能成为学弟学妹们避开弯路的光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