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乡村,我从小跟随父亲在田间劳作,但很少有机会与他一同享受美食,那一次的经历却是个例外。
家中饲养的猪已经长成,是时候将其售出,以便再养一头。过年时,我们家才能名正言顺地宰杀一头自家养的猪。
那天清晨,父亲早早地唤我起床,说要与我一起去卖猪。他此举的深意在于,他希望我能学会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学会独立生存。他深知经历的重要性,认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胜过空洞的说教。
我欣然答应了父亲的请求,与他一同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对未知的旅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我们一早出发,将猪缚在板车上,前往食品所。父亲告诉我,不同地方的食品所对猪的杂质处理有所不同,我们选择的是高石碑那边“除”得较少的地方。
父亲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推着。虽然我实际上是在跟着走,但父亲的从容和期待感染了我。猪在车上哼哼叽叽,似乎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
我们到达高石碑食品收购站后,排队等待卖猪。轮到我们时,父亲对工作人员唯唯诺诺,对他们的权威颇感敬畏。他们说“10斤”是作为猪的杂质的重量。父亲因此非常紧张,担忧这份压力会让原本的好价更难以得到。
由于价格的压力和无法左右的生活状态,卖完猪后我们都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追求更多,即使是下馆子也是我们很少尝试的奢侈事情。
但那天,父亲决定带我去一家餐馆过午。他坐在角落里,点了一盘辣椒炒肉和两碗饭。他点了一杯散白酒后递给我一张2元的作为账单的支付。
当时的我只顾着享受美食的快乐,忽略了父亲的存在和付出。而父亲在享受着微量的酒时却显得有些苦涩。他今天为何如此节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才逐渐明白这是他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精打细算。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底层生活的艰难和不易。我看到了责任和担当在父亲身上的闪光点。这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更加尊重那些默默付出的人。
尽管我之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去餐馆吃饭,但那次与父亲一同下馆子的经历却始终难以忘怀。即使我走过了许多地方、尝过许多美食,但那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却始终无法替代。
这些年过去了,父亲的形象一直是我人生的标杆。他的勤俭节约、他的责任担当都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我想念那个曾经带我下馆子的父亲,也想念那个在餐馆里大口喝酒、开心满足的父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