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言:“天地长久。其长久之理,非因自求生存,故能长生不衰。”此言蕴含深意:天地之所以能长存不灭,是因为它们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生存,反而得以长久存在。
世间有一种体型微小的鸟,生有细长之喙,与鳄鱼缔结了密切的共生关系。这鸟常常勇闯鳄鱼那巨口之中,为其清洁口腔。鳄鱼在时,常会有食物残渣嵌于牙缝,滋生蛆虫。而这鸟便在鳄鱼稀疏的牙隙间穿梭,细致地剔除杂物,捉出蛆虫,令鳄鱼口腔洁净无瑕。鳄鱼对此依赖有加,而鸟亦因此饱食终日。有时,当鳄鱼进入梦乡,这鸟便轻拍其翼,以醒,令鳄鱼巨口,便于它入内清理。甚至在这鸟还在鳄鱼栖地筑巢繁衍后代,敏锐感知外界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即刻警觉离去,唤醒鳄鱼以应对外敌。
鸟与鳄鱼之间的这种共生关系,实则是基于彼此的需求而建立。鳄鱼虽为河中猛兽,但以食小鸟亦无实质性益处。若有鸟为其清理口腔,则远比之来得舒适。此鸟虽体型小,然独自觅食艰难。然成为鳄鱼之口腔清洁师后,既得食饱腹,又得安身之所。
人在成长历程中,亦非孤立存在。正因与形形之人、事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我们才能顺利生活。生活中,助人常伴己利:解他人之惑,可丰富己知;助人扫除障碍,己路更通达;助人脱困,当己困时亦有人援手相助。助人即成己,如此方能避免孤立无援之境地,与整个社会和谐共融。
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共生现象,还是人类社会的互助行为,都体现出了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关系。这便是天地长久之道,亦是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