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河南的旅途,目之所及皆是绿色——从巍峨壮观的太行山脉到清澈见底的丹江水,再到村舍田野间满目葱茏的绿意。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经济发展又是如何一幅景象呢?
据统计,在去年的基础上,河南省继续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新增了7个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乡村旅游特色村及旅游扶贫示范户若干。这些数字背后,是河南省以旅游为媒介,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步伐。
近日,记者深入中原腹地,探寻河南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新理念在河南生根发芽——旅游成为富民强镇的利器。
在济源市王屋镇的愚公村,赵长龙正忙碌着招待游客用餐。他的农家乐因供不应求而扩大了规模,租借了邻居的房子,现在拥有34个床位。“网上搜索王屋山农家乐,我家‘山里人’名列前茅。”赵长龙的话语中透露着自信和期待。
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王屋镇的单日客流量达到5000人左右。这里的夜晚,老街灯火通明,经济活跃。不只是王屋镇,南阳淅川县、三门峡卢氏县、新乡辉县市等地都因全域旅游的发展而加速了扶贫的步伐。
创意宣传营销崭露头角——智慧旅游借力互联网。
在宝泉景区,讲解员丁广越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抖音作品。景区推出的“拍抖音赢现金”活动激励着游客和员工们积极参与。王先生一家便是被抖音上的“山水之间任逍遥”话题吸引而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景区员工成为营销员,利用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推广景区。通过内部培训,员工们学习如何蹭话题、拍摄和提升关注度。
今年以来,河南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和全域旅游App等多渠道推广旅游品牌,使河南的旅游更加声名远扬。
新要素引领发展——引入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冯亚珂这位绘画老师决定返乡创业,他对故乡洛阳嵩县三合村的景色念念不忘。他修建了家庭宾馆,并逐步发展了写生基地等新业态。
随后,三合村的写生团队纷纷到来,家庭宾馆的数量从一家增至二十二家。这不仅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手绘小镇”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山村新业态。
冯孟立是村里的知名大厨,他在冯亚珂的宾馆担任厨师,每月有稳定的收入。而李九春则通过销售羊肉扩大了养殖规模。
“手绘小镇的成功转变了村民们的思想观念。”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王九位表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让农村充满了无限可能。我们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农村,与乡亲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