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平圩电厂之变——探秘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电厂的建设之旅。
作为时代的技术标杆,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展现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火电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自首台机组动工建设至今,技术不断成熟,工期管理也日益科学。下面,让我们以淮南平圩电厂三期2×1000MW燃煤发电机组为例,一起现场感受百万千瓦电厂的诞生。
“五通一平”与施工前期准备
“五通一平”是建设项目中为了有序施工而进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以及场地平整。这一阶段为后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奠定了基础。
施工总平面布置与空间利用
施工总平面图是现场施工的总体布置,它保证了施工现场的交通畅通、文明有序,是施工部署在空间上的体现。
主体结构的动工与基坑开挖
主厂房基坑开挖标志着项目主体结构的动工,遵循严格的技术原则和安全要求。而主厂房基础第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则是施工的重要一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与钢结构吊装
主厂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平圩三期锅炉基础的混凝土方量都显示了工程的规模。而锅炉钢结构的吊装则是整个电厂安装的开始,为后续的设备安装打下了基础。
关键节点的安装与验收
从主厂房A排到顶,烟囱到顶,汽机房屋面止水,冷却塔到顶等,每一个关键节点的安装与验收都是对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汽轮机与发电机的安装就位
汽轮机轴承座或台板的就位,标志着汽轮机主体施工的开始,为后续的机组运行创造了条件。集控室的交安预示着电仪主控设备的安装阶段开始。
水压试验与化学清洗
锅炉整体水压试验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而新锅炉机组的化学清洗则是为了去除设备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附着物。
试运行与首次发电
从点火冲管到首次并网发电,每一步都是对机组性能的检验。成功的试运行和首次发电为后续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完成168小时试运行
168小时试运行是电厂投入商业运行前的最后考验。完成这一阶段,意味着淮南平圩电厂三期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淮南平圩电厂三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通过我们的努力,一个高效、稳定的百万千瓦电厂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就是淮南平圩电厂三期工程的建设之旅,一个充满挑战与成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