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每回读书笔记_红楼梦1到40回读书笔记

2025-01-2509:49:29百科知识11

《红楼梦》品读札记:首回观感

读者各异,见解自有千差。《红楼梦》于他们,有的读出繁华乡间的儿女情深,有的读出的奢靡与放纵。更有甚者,从中窥见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哲理。恰如眼中千种哈姆雷特,万人眼中万般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与薛宝钗的风采。

关于书名,《红楼梦》并非空穴来风。它曾被称为《石头记》、《情僧录》等,后经曹雪芹十载披阅、五次增删,终定名《红楼梦》。这不过是一部以贾史王谢四大家族为镜的王朝兴衰史,同时也是贾宝玉这般豪门公子的沉浮人生。

提及书中所述,不仅是人间真情实录,更超脱了其他同类之作。所载之事,虽为情感纠葛,却并非毫无根据的虚妄之言,更无那些单纯描写的私定终身、偷天换日之情节。“因毫不干涉时世”,故《红楼梦》得以“传奇问世”。

故事从姑苏城的甄士隐一家娓娓道来。甄士隐的引入,不仅交代了创作背景,还隐喻了整部作品的真实背景。“甄士隐”即“真事隐”,而后的“葫芦庙”与“贾雨村”更是引出了整部小说的核心脉络。贾雨村之名,寓意小道消息与假语村言。

甄士隐何许人也?他是一位乡宦,虽曾为官但已辞官归乡。其妻封氏贤淑明理,家中虽非极富却也受人尊敬。膝下无子的他只有一个女儿英莲,年仅三岁。英莲的悲剧命运也即将开始。

家中遭火灾后,甄士隐投靠岳父封肃。这位岳父却是个典型的势利眼,面对女婿的困境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趁机骗取钱财。封肃之名,是否是讽刺了“风俗”的不古,暗指、亲情淡薄?

在书中描述中,甄士隐在梦中与一僧一道相遇并深入交谈。这便引出了书中的主角——贾宝玉与林黛玉。宝玉为赤瑕宫的神瑛侍者,而黛玉则是灵河岸边的绛珠草为报恩而来。

书中还描绘了寄居在葫芦庙的贾雨村。他虽外表威武不凡,内心却狼心狗肺。他曾受甄士隐资取功名后却忘恩负义,甚至对甄英莲的命运毫不关心。这种行为真是可耻又可鄙。

书中有句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此言警示人们不可被虚幻蒙蔽双眼、不可把假当作真。

另外一提的是,古代的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从市县院试到殿试的每个等级都与命运紧密相连,成为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一步。而在这部小说中也有着无数的生生死死、荣辱兴衰与之相互交织。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