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躲灯_躲灯是躲婆婆家的还是娘家的

2025-01-2412:39:48综合百科9

在汝阳县,元宵节期间有一个深受人们重视的习俗活动——正月十七添仓节。所谓添仓,就是填充谷仓,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年景的美好期望。在这一天,祭拜仓神是最常见的习俗,期待着粮食五谷丰登、粮仓满盈。相传,添仓节是仓神的生日,于是汝阳的居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燃放鞭炮、上香摆供,祈求仓神保佑新的一年五谷丰收、衣食无忧。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日添仓之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活动。那就是对于那些有女儿出嫁但尚未生育的人家,他们会在上午给女儿的婆家送去十二对灯盏。这是汝阳流传已久的习俗,寓意着“添丁添口”和“送灯送吉祥”。如果第二年女儿已经生下孩子,娘家便不再送灯盏;若女儿仍未生育,娘家则需继续送灯盏,直到女儿生下孩子为止,最多持续三年。

今年元宵节前夕,记者深入到汝阳县蔡店乡蟒庄村,有幸目睹了赵秋荣等四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们欢聚一堂的情景。她们为村中当年新婚夫妇制作灯盏,并亲自教授年轻人如何制作灯盏。她们使用自家种植的金小米磨成面粉作为原料,用黑豆点缀小动物的眼睛。灯盏的造型以动植物为素材。

她们精心制作面团,先用开水烫小米面,再揉成软硬适中的光滑面团。将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面团自然会变得柔软筋道并散发出淡淡的香甜味。

完成面团的准备工作后,她们将面团分割成小份并捏制成各种图案。在灯盏的顶部切面处用大拇指轻出一个圆圆的小窝,这个小窝用于装食用油和插灯芯。

灯盏制作完成后,她们用小剪刀在灯盏下部剪出刺猬的小刺、凤凰的翅膀或龙的爪子等图案。黑豆被巧妙地用于点缀动物的眼睛,使得十二生肖的灯盏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随后,她们使用小竹枝和棉花制作灯捻并插入灯盏中。将制作好的灯盏放入蒸笼里蒸熟后取出备用。

赵秋荣老太太解释道,正月十七日上午新媳妇的娘家人将制作好的灯盏送到新媳妇的婆家。婆家在点灯时需先加入棉油或香油并点燃灯盏同时燃放鞭炮。在完成上供焚香后将所有灯盏放置于院内外的神龛、门口等重要位置上。

赵秋荣老太太强调了灯盏放置位置的讲究性以及孩子们参与其中所带来的好运与福气。这一传统习俗是汝阳千百年来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

通过添仓节的活动人们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国泰民安、丰衣足食以及家家户户的喜庆、添丁添福和财源广进。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