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年兽在哪_阴阳师年兽信物有什么用

2025-01-1803:27:06精选资讯4

玉玦——古玉之韵,历史之痕。

黄玉玦

▲南京北阴阳营191号墓出土玉玦

从考古发现的玉玦来看,无论形制如何变化,其共同特点是在器身上开出一道缺口。《通》记载:“玦,环之不周也。”玉玦的这一缺、不连、不周的特征,是其独特的标识。随着时间推移和地域变迁,玉玦的形态虽有变化,但“环之不周”的特质始终不变。

新石器时代的玉玦

玉玦始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其造型多为带缺环形体。历经八千多年的发展,内蒙古兴隆洼文化等多地均有发现。

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兽形玦尤为引人注目。其环状缺口一侧略粗,雕有兽头和兽尾,环上光素无纹。

商代至明清的玉玦

各时期的玉玦形态各具特色。商代玉玦多表面光素无纹;西周的玉玦则部分饰有弦纹、云雷纹等;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玦体积较小,纹饰多样。

关于玉玦的用途

关于玉玦的用途,众说纷纭。有“玉珥”说,认为玉玦是古代耳环的早期形式;亦有“环佩”或“信物”说,玉玦作为君主佩带的信物,寓意决断。还有“玉目”说,认为玉玦是古人用以装饰眼部的玉器;“神器”说则认为其是沟通人心与神灵的;“玉韘”说则认为其为射箭时套在手指上的玉器。

古玉之韵

玉玦作为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其发展史就是古代玉器文明的发展史。它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是古人、意念、灵感的体现。每一件古玉都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珍视古物

珍宝虽在自然界留下,但唯有古玉有灵魂。识得真正的古玉并与之灵魂相通,是在做文化传承的功德。每一个收藏古玉器的爱好者,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发现者。

“满者为环,缺者玦。”玉玦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它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在盘玩与接触中,古玉呈现出千变万化的魅力。愿每一位珍视古物的人,都能感受到古玉的韵味与历史的痕迹。

“王者玩具”:古珠玉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或许,“宝物就在身边。”如伟大的艺术品一样,古代的珍宝和古人的智慧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引领潮流的文化内涵。

自然界的古物珍宝中,唯有古玉拥有生命和灵魂。识得古玉、珍爱古玉,就是在传承和发扬文化。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