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古诗考题出现了新的变化,不再是我们平时熟悉的按照古诗词上句接下句的模式来出题,而是更加注重对诗意的理解和应用。在给定的语境中,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填写对应的诗句,这种新题型颇具新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励志诗句,在考试中给了许多考生一个不小的挑战。不少考生反馈,他们难以回忆起这首诗的完整名字,更不用说根据提示填写对应的诗句了。那句脍炙人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却被考生们忘记了它出自《登鹳雀楼》。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尽管这首诗是小学时就学过的,但很多学生和家长可能只记得诗句,而忽视了诗的标题。这一细节上的遗漏让不少考生在面对考题时感到迷茫。有些学生误以为崔颢的《黄鹤楼》中会有他们需要的答案,而实际上崔颢的《黄鹤楼》并不包含励志的诗句。
安徽省中考的古诗题目设计得相当巧妙,它能够准确地考察出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否扎实。对于《登鹳雀楼》与《黄鹤楼》这两首诗的区分,许多学生在中被老师要求背诵所有学过的古诗词时,可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考试时,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区分这两首诗的名称和内容。
最后要说的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在今年中确实给了不少考生一个“惊喜”。家长们抱怨说中考竟然考到了小学三年级的古诗,而孩子们却忘记了诗的名称。由于很多考生对鹳雀楼和黄鹤楼的概念混淆,误以为黄鹤楼是更广为人知的景点,而忽视了山西的鹳雀楼。这导致了一些考生在答题时误用了关于黄鹤楼的诗句。
无论结果如何,这次考试都为考生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让他们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学习和考试中更加重视细节和全面性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