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将再次从全新的角度对GIB进行深入剖析。依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让大家清楚了解GIB究竟是不是一场,以及其欺骗手段是如何运作的。
AFF集团声称拥有八大战略业务,包括IPO股票发售等。但公司的主要业务、资产结构及具体的盈利模式成谜。为解开这些,让我们先看看AFF集团的公司架构及业务细分。
官方资料显示,AFF集团自称其注册于内华达州,名为AFF Multi Finance Group或AFF Holding Group Inc。但有资料表明,AFF在2006年以12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成立,这让人们不禁怀疑其所吹嘘的巨大商业帝国是否真的那么雄厚。
进一步挖掘发现,AFF在OTC股票交易市场披露了很多信息。原本用于欺骗投资者的手段,却无意中了自己的真实面目。例如,其总股本为12亿股,但流通股仅11万股,而实际不受限制的流通股更是少之又少。这一异常情况令人质疑其股价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AFF的历史也颇为复杂。它并非一直叫AFF Holding Group Inc,而是经历过两次改名。第一次是在2017年从Domain Extremes Inc改为Mi1 Global TelCo Inc,最近的一次改名是在2020年8月。而且,其主营业务与挂牌时所声称的业务也大相径庭。
从AFF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状况非常糟糕。这样的公司在OTC股票交易市场挂牌后仍能被视为上市公司,确实令人费解。因为其挂牌门槛之低,使得零收入的公司也能挂牌。
进一步观察发现,由于在OTC市场挂牌的原因,AFF必须披露很多信息。其中显示,虽然公司注册在,但其办公地点实际上在香港。而且公司被自己申报为空壳公司,其已发行股份也远低于声称的12亿股。
从经营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几乎没有业务和收入。而资产负债表更是显示公司总资产为零,这表明其旗下根本没有有价值的子公司。所有AFF吹嘘的八大战略和几百种暴利业务,似乎只存在于PPT中。
那么,这样的一个空壳公司如何成立子公司GIB呢?进一步调查发现,GIB所谓的收购和借壳上市行为也充满了疑点。为何一个没有银行账户、资金和资本都为零的公司能开发出众多业务?甚至有债务问题也是令人费解。
更令人的是,有人声称GIB收购了空壳公司AFF是为了借壳上市。但事实上,GIB的资产并没有装进AFF里面。这不禁让人质疑其真实动机。而且由于投资者的资金并没有进入GIB的公司账户里,所以很难判断其真正的财务状况。
现在GIB甚至开始蹭蚂蚁金服的热度,声称参与了蚂蚁金服的Pro-IPO融资并拥有原始股。然而这种宣传模式和早前跑路的Youbank、Munics如出一辙。不要轻易相信APP里面的股权真实性。
最后再来说说GIB的数字资产银行卡。GIB声称与Visa、万事达、银联携手发行海外数字银行卡。但事实上这不过是普通银行卡的定务而已。这并不是真正的数字货币银行卡或数字货币服务。
结合之前的监管牌照问题及今日的深入剖析,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GIB及其背后的真实面目。不要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警醒投资者:切勿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宣传和高额回报承诺!
对于不法企业及其相关行为,我们应保持警惕并积极举报!
切记: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