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农村老话讲二十四节气口诀,农事生活好帮手

1. 立春(2月4日或5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

– 口诀:“立春之日寒气消,百草回芽绿意浓。”

2. 雨水(2月18日或19日):雨水是春季的第一个雨期,标志着天气转暖,降水增多。

– 口诀:“雨水时节雨纷纷,田间作物喜盈盈。”

3. 惊蛰(3月5日或6日):惊蛰是春雷始鸣,惊醒冬眠动物的时候。

– 口诀:“惊蛰一声雷震响,唤醒万物生机旺。”

4. 春分(3月20日或21日):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 口诀:“春分时节昼夜平,万物生长正当时。”

5. 清明(4月4日或5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天气变暖,草木开始发新芽。

– 口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 谷雨(4月19日或20日):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降雨量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

– 口诀:“谷雨时节雨绵绵,滋润大地好年景。”

7.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标志着气温逐渐升高。

– 口诀:“立夏来临热风起,万物生长正当时。”

8. 小满(5月20日或21日):小满是麦类等农作物开始灌浆的时期。

– 口诀:“小满未满五谷丰,丰收在望喜洋洋。”

9. 芒种(6月5日或6日):芒种是播种小麦等作物的时候。

– 口诀:“芒种时节忙种田,希望满满待秋收。”

10. 夏至(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 口诀:“夏至日头最毒辣,农夫劳作不休息。”

11. 小暑(7月7日或8日):小暑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开始。

– 口诀:“小暑到来热浪高,防暑降温要记牢。”

12. 大暑(7月22日或23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

– 口诀:“大暑炎炎似火烧,农田一片金黄笑。”

13. 立秋(8月7日或8日):立秋是秋季的开始,标志着天气逐渐凉爽。

– 口诀:“立秋之后凉风起,秋收在望心欢喜。”

14. 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夏天结束。

– 口诀:“处暑时节暑气消,秋风送爽好时光。”

15. 白露(9月7日或8日):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天气开始转凉。

– 口诀:“白露时节露水重,秋风吹过稻花香。”

16. 秋分(9月22日或23日):秋分是昼夜平分的日子,也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

– 口诀:“秋分时节昼夜平,寒来暑往换新颜。”

17. 寒露(10月8日或9日):寒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

– 口诀:“寒露时节露为霜,秋意渐浓思故乡。”

18. 霜降(10月23日或24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天气更加寒冷。

– 口诀:“霜降时节白露凝,寒风凛冽待冬临。”

19. 立冬(11月7日或8日):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

– 口诀:“立冬时节白霜降,冬意渐浓寒风起。”

20. 小雪(11月22日或23日):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标志着降雪的开始。

– 口诀:“小雪纷飞白茫茫,冬寒料峭待春光。”

21. 大雪(12月7日或8日):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标志着降雪量的增加。

– 口诀:“大雪纷飞白如絮,寒冬腊月待春归。”

22. 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 口诀:“冬至阳生夜最长,家家户户团圆忙。”

23. 小寒(1月5日或6日):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 口诀:“小寒时节寒意浓,炉火旁边话温暖。”

24. 大寒(1月20日或21日):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达到最冷。

– 口诀:“大寒时节冰封河,岁末年初盼春归。”

这些口诀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农事活动编写的,它们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