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表达他对汉室的忠诚和对大事的忧虑,以及他个人对刘备的思念之情而写的一篇奏章。全文如下: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準备如故 。
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準备如故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
朗读配注音及翻译详解
1. 开头部分
–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注音: [sān dìng chéng yè wèi bàn ér zhōng dào bēng cú]
– 翻译: 先帝开创的事业尚未完成一半,却在中途去世了。
2. 表达忠诚与忧虑
– 原文: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 注音: [rán wèi hù shì zhī chén bù xiè yú nèi, zhōng zhì zhī shì wàng shēn yú wài zhě, gài zhuī xiān dì zhī shū yù, yuàn bào zhī yú bǎo wù le]
– 翻译: 然而守卫宫殿的大臣们没有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忘记了自己的安危。他们都是为了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
3. 建议与忠告
– 原文: “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 注音: [jīng zhōng fǔ zhōng, jū tǐ yī tǐ, zhí fá zēng pǒ, bù yí tè tóng]
– 翻译: 宫廷和府邸都是一体的,奖惩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4. 推荐人才
– 原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 志虑忠纯,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注音: [shì zhōng 、 fù mì zhāo yī 、 fèi yī 、 dǒng yǔn děng, zhè jū liáng shí, zhì lǜ zhōng chún, yīn ér xuān diǎn zǐ guó wáng jian bái yǐ wèi bǎo bǎo wǒ men]
– 翻译: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诚实可靠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是忠诚纯正的,因此先帝选拔他们来辅佐陛下。
5. 强调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 原文: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注音: [qīn xián chén, yuǎn xiǎo rén, cǐ xiān hàn suǒ yǒu xīng láng yě; qīn xiǎo rén, yuǎn xián chén, cǐ hòu hàn suǒ yǒu qīng tuī yě]
– 翻译: 亲近贤臣, 疏远小人,这是先汉之所以兴旺的原因; 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
6. 结尾部分
– 原文: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
– 注音: [jīn dāng lí yuǎn, lín biǎo tí líng, bù zhī suǒ yán]
– 翻译: 现在我要离开这里,面对这份奏章流着眼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表达他对汉室的忠诚和对大事的忧虑,以及他个人对刘备的思念之情而写的一篇奏章。全文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先帝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他也提出了自己对于人才选拔和使用的建议,强调亲近贤臣、疏远小人的重要性。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