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论语》十二章原文翻译,让你轻松读懂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其中,“十二章”指的是《论语》中的12篇短文,每篇都包含若干章节,这些章节合起来构成了整本书的核心内容。《论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其内容涵盖了道德、、教育、哲学等多个方面,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宝贵资料。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

– 这段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对朋友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宽容的心态。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不了解别人。

– 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再去了解他人。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 知道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热爱某件事,才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不足之处则加以改正。

– 这段话鼓励我们向身边的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 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懂利益。

– 这句话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

6.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

– 不担心没有地位,担心的是站得住脚。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而是努力让自己变得值得被人知晓。

– 这段话鼓励我们要有自信,要有价值,要有所成就。

7.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做别人的坏事。小人恰恰相反。

– 这句话提醒我们,我们应该帮助他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 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常常忧虑不安。

– 这句话描述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态和行为方式。

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 在寒冷的冬天,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这句话比喻了只有经过考验的人才值得信赖。

1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应该越俎代庖,应该尊重职责分工。

1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 君子广泛地交往却不结营私,小人结营私却不广泛交往。

– 这句话批评了小人的行为,强调了君子的高尚品质。

1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 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迅速。

– 这句话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原文翻译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论语》中的智慧和。这些古老的智慧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