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确实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它出自《庄子·山木》,原文是:“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虽然这个故事本身是讲猴子对数字的偏好,但后来人们常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前面利益,却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危险。
这个成语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只螳螂正专注地捕食一只蝉,却没注意到身后有一只黄雀正盯着它。黄雀又只为了吃掉螳螂,却没看到更上方还有一只正在观察它们的鹰。这个故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潜在的威胁,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全面考虑可能的风险,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危险。这是一种深远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在生活中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