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态法白酒到底是不是勾兑酒:一场关于白酒的深度探讨
欢迎各位酒友聊聊固态法白酒那些事儿
哈喽,各位热爱白酒的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固态法白酒到底是不是勾兑酒相信不少人在超市里面对琳琅满目的白酒标签时,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标着”固态法酿造”的酒,是不是就一定能喝到纯粮酿造、没有掺水的真酒还是说,这些”固态法”的标签不过是商家用来忽悠消费者的障眼法
在咱们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固态法白酒,顾名思义,是指采用固态原料(主要是粮食)在固态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然后蒸馏取酒的酿造方式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传统白酒酿造的正宗做法,也是许多名优白酒采用的技术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发展,”勾兑”这个词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勾兑,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年份、不同批次、不同香型的白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达到统一口感和品质的过程那么,固态法白酒和勾兑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同一概念,还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第一章 固态法白酒:传统工艺的精髓
说到固态法白酒,那可真是咱们白酒酿造的”根”和”魂”这种酿造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简单来说,固态法就是将粮食(主要是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和酒曲(主要是大曲、小曲、麸曲)混合后,放在不透气的发酵罐里,让微生物自然发酵这个过程不需要像液态法那样频繁地加水,粮食中的淀粉和糖分能被微生物充分分解成酒精和香味物质
我认识一位老酒师,姓王,已经从事白酒酿造工作四十多年了他跟我说,固态法酿造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就像咱们种地一样,得看天吃饭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微生物的活动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每一批固态法白酒,即使是同一种香型,口感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固态法白酒价格那么高,因为它们往往需要经过多年的陈放,才能让香味物质充分转化、融合
根据酒业协会的定义,固态法白酒是指”以粮为原料,采用固态糖化、发酵,并经蒸馏而酿制成的白酒”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粮、固态、蒸馏其中,”粮”指的是原料必须是粮食,不能是其他淀粉类物质;”固态”指的是发酵过程中原料保持固态状态,不能像液态法那样边发酵边加水;”蒸馏”指的是最后要经过蒸馏提纯,去除杂质,提高酒精度
有研究表明,固态法白酒的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远高于液态法白酒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固态法白酒中检测到的香气物质种类多达200多种,而液态法白酒只有几十种这些复杂的香气物质,正是固态法白酒香醇口感的基础
我亲自品尝过一些固态法白酒,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它们的口感层次丰富,香气浓郁持久,喝下去后回味悠长这些特点,都是固态法酿造工艺带来的也有一些固态法白酒口感并不好,甚至有杂味,这主要是因为酿造技术不过关,或者原料质量差
第二章 勾兑:白酒生产中的常见操作
说到勾兑,可能很多消费者会觉得这是对白酒品质的贬低,甚至认为是但实际上,勾兑在白酒生产中是一项非常普遍的操作,即使是固态法白酒,也需要经过勾兑才能出厂那么,勾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勾兑,从广义上讲,就是将不同酒质、不同年份、不同香型的白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达到统一口感和品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点像调咖啡,需要调酒师根据自己对口感的理解,精确地调配各种成分的比例好的勾兑师,就像一位大厨,能够将各种不同的”食材”(不同白酒)组合成一道美味的”菜肴”(成品白酒)
我采访过一位资深勾兑师,姓李,他在酒厂工作了三十多年,负责过多个高端白酒品牌的勾兑工作他告诉我,勾兑是一门艺术,需要勾兑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口感勾兑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基酒:根据产品定位,选择不同年份、不同香型的白酒作为基酒。比如,高端白酒通常会选择陈放多年的基酒,而低端白酒则可以选择新酒。
2. 初步勾调:勾兑师根据自己对口感的理解,将不同基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初步勾调。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尝试,直到找到比较满意的口感。
3. 专家评审:初步勾调完成后,会请多位品酒专家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勾兑师根据专家意见,对比例进行调整。
4. 小批量试生产:经过多次调整,确定最终比例后,会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观察成品白酒的质量稳定性。
5. 正式生产:小批量试生产合格后,就可以进行正式生产了。
勾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统一口感: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白酒,口感都会有所差异通过勾兑,可以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保证产品口感的稳定性
– 提升品质:通过勾兑,可以将不同优缺点的白酒组合起来,扬长避短,提升整体品质
– 控制成本:勾兑可以帮助酒厂合理利用不同质量的白酒,控制生产成本
勾兑也存在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勾兑就是用新酒冒充老酒,是用劣质酒冒充优质酒但实际上,只要勾兑过程合规,勾兑出来的白酒并不一定是劣质酒关键在于勾兑师的水平,以及所用基酒的质量
第三章 固态法白酒与勾兑:是矛盾还是统一
那么,固态法白酒和勾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是矛盾,还是统一很多人认为,固态法白酒应该是纯粮酿造,不应该有勾兑但实际上,即使是固态法白酒,也需要经过勾兑才能出厂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固态法白酒 ≠ 纯粮酿造 ≠ 没有勾兑固态法白酒只是指酿造方式,而纯粮酿造是指原料,没有勾兑是指产品没有经过混合调配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我之前提到的那位老酒师王师傅,他跟我说,他们厂生产的固态法白酒,从酿造到出厂,都要经过多次勾兑他说,这就像做菜一样,再好的食材,也需要经过合理的搭配和烹饪,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他举例说,他们厂生产的某款高端白酒,主要原料是高粱,但为了提升口感,还会加入一些小麦、玉米等粮食酿造的白酒进行勾兑
酒业协会也明确表示,固态法白酒可以经过勾兑协会的专家解释说,固态法白酒的勾兑,主要是为了统一口感和品质,并不是为了掺假如果勾兑过程中使用了劣质酒,或者勾兑比例不当,就会影响白酒的品质,甚至构成欺诈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判断固态法白酒是否靠谱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看品牌:大品牌、老字号的产品,通常质量更有保障。因为这些企业有严格的品控体系,不会轻易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劣质酒。
2. 看价格:固态法白酒的酿造成本较高,所以价格通常也比较高。如果价格过低,就要警惕是否为劣质酒。
3. 看酒质:好的固态法白酒,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如果酒质差,有杂味、异味,就要小心了。
4. 看检测报告:一些正规企业会提供检测报告,消费者可以查看报告中是否有”固态法酿造”的标注。
第四章 市场乱象:固态法标签的滥用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白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固态法酿造”这个标签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卖点”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开始滥用这个标签,甚至用液态法白酒冒充固态法白酒
这种乱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固态法酿造成本高:固态法酿造需要更多的人工、时间和场地,成本远高于液态法酿造。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就选择用液态法酿造,然后冒充固态法酿造。
2. 消费者认知不足:很多消费者对固态法酿造和液态法酿造的区别了解不多,容易被商家误导。
3. 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对白酒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乱象丛生。
为了打击这种乱象,相关部门也了一系列措施比如,2015年,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 酒精饮料和发酵酒》(GB 2758),其中明确规定,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必须在标签上标注”固态法酿造”字样还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证明其产品确实是固态法酿造的
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不法商家仍然我行我素,继续使用固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