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读书老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顾炎武十大经典名言,助你领悟人生智慧真谛》顾炎武是谁呢他可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大儒、思想家、史学家,被尊称为”亭林先生”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顾炎武一生著述颇丰,《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都是划时代的作品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特别注重实践,据说他走路速度很快,人称”顾走”,可见其治学严谨、生活朴素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从他十大经典名言入手,一起探寻那些穿越时空的人生智慧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与担当的永恒价值
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他思想中最闪亮的部分之一在《日知录正始》中,他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这句话的意思是,保卫的事,是皇帝和大臣这些者应该考虑的;但保卫天下(指整个社会、整个文明),哪怕是最普通的人,也有责任这体现了顾炎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深刻反思
记得当年读这句话时,我就特别有感触咱们有句老话说”兴亡,匹夫有责”,但真正把这句话提升到哲学高度的,我认为非顾炎武莫属他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身体力行你看他一生,虽然身处乱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怀他游历各地,考察民情,记录下大量宝贵的资料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思想家爱默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学者》中写道:”人必须成为他自己思想的创造者,否则他只是别人思想的”这句话和顾炎武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爱默生强调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社会负责而顾炎武则更强调普通人的社会责任感,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都有责任维护社会的健康运行
举个实际例子吧去年,新冠爆发时,我们看到了无数普通人的担当像那些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一线;还有那些社区工作者,日夜坚守岗位,保障居民生活;甚至还有普通志愿者,默默奉献,传递温暖他们不都是践行”匹夫有责”精神的典范吗虽然他们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努力,构成了抗击的重要力量
顾炎武这句话告诉我们,责任感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中的一根线,只有每一根线都尽职尽责,整个社会才能稳定运行所以啊,无论我们身处什么位置,都应该有这份”匹夫有责”的精神,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学问与品德的统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学思》中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问和品德的统一他认为,学习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做到行为有羞耻之心
这句话其实点出了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咱们老祖宗早就认识到,学问和品德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就说过”文,莫我知也”,意思是文化知识学得再多,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那也枉然顾炎武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心理学也证实了学问与品德的密切关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如果只注重智力发展,而忽视道德教育,就容易出现认知失调的问题所以啊,我们教育孩子,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品德培养
举个身边的例子吧我认识一位大学老师,他在学术上非常有成就,发表了不少论文,获得了不少奖项但为人处世却有些问题,经常占小便宜,对同事不够尊重结果呢,虽然他的学术地位很高,但在同事和学生中的口碑却不太好这就是典型的”博学于文,却无耻于行”的例子这样的人,即使学问再高,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尊重
顾炎武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第一,学习要广泛,不能偏科;第二,学习要注重实践,不能死读书;第三,学习要培养品德,做到知行合一这三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自己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学时,我特别偏科,喜欢文学和历史,但对数学和科学不太感兴趣结果呢,虽然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很好,但整体学业水平并不突出后来我反思,发现这就是典型的”博学于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所以啊,现在我在教育孩子时,特别强调全面发展,既要鼓励他们学好文化知识,也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有志于学,当以勤勉: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顾炎武在《日知录学人》中写道:”有志于学者,当以勤勉为本”这句话强调的是勤奋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想要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努力
其实,这句话不仅是顾炎武的个会,也是无数成功者的共同经验你想想看,那些学问渊博的人,哪一个不是通过勤奋得来的爱迪生发明电灯前,失败了多少次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提炼镭花了多少时间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靠的就是勤奋
我国古代也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和顾炎武这句话异曲同工这说明,勤奋是通往学问殿堂的必经之路没有勤奋,再好的天赋也难以发挥
我自己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是中等偏下但我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提问,也特别愿意花时间钻研问题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懂一道数学题,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反复演算,直到弄明白为止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当我最终解出来时,那种成就感真是难以言表
后来我上了大学,发现身边有很多聪明的人,他们反应快,理解力强但我发现,那些真正学得好的人,不仅聪明,而且特别勤奋他们经常泡在图书馆,做大量的笔记,遇到问题就主动请教老师正是这种勤奋,让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顾炎武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第一,要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第二,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第三,要坚持不懈地执行计划这三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自己的经验是,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要具体可行,不能好高骛远比如,每天要读多少页书,每周要完成多少作业,每个月要掌握多少知识点然后呢,要严格执行计划,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积累知识,最终取得成功
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顾炎武在《日知录博学》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他认为,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深化知识
其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宋代学者陆游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名句,和顾炎武的思想一脉相承
现代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教育家杜威就主张”做中学”,认为学习应该通过实践来获得他说:”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我自己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学时,我虽然读了不少专业书籍,但总觉得理论和实际脱节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去农村支教,接触到了真实的农村教育情况这次经历让我对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顾炎武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第一,学习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第三,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自己的经验是,参加社会实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走马观花比如,去农村支教,就要事先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去企业实习,就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承担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学到东西
五、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