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和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次重要会议,虽然它们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也各有其内幕故事。
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8月7日,当时正处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会议的核心内容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的内幕故事主要体现在其紧急性和决绝性上。会议是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推动下召开的,当时党中央内部对如何应对危机存在严重分歧,最终毛泽东提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战争。
古田会议,召开于1929年12月28日,当时红军第四军在中国南方农村开展游击战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红军创建以来的经验教训,加强红军的思想政治建设,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会议的核心内容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红军的政治工作条例和军队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古田会议的内幕故事主要体现在其针对性和深远性上。会议是在红四军内部存在严重思想混乱和组织不统一的情况下召开的,毛泽东在会上批判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提出了加强红军建设的具体措施。古田会议不仅解决了红四军内部的问题,也为中国革命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八七会议和古田会议虽然时间相隔两年,但它们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探索和成长。八七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古田会议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军队的建设,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两次会议的内幕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革命精神,也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