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新手秒懂拍月亮小窍门,三步搞定美照大片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热爱摄影也热爱分享的探索者今天咱们要聊的话题,可是让无数摄影新手都头疼的大难题——怎么才能拍出那又圆又亮的月亮美照呢说实话,我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对着那遥远又迷人的月亮,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拍不好,要么月亮小得跟颗芝麻似的,要么就是一片模糊,要么就是黑乎乎一片啥也看不着但后来我摸索出点门道,发现只要掌握了几个关键点,新手也能轻松拍出惊艳的月亮大片这篇文章就是想把我这些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所以特别命名为《新手秒懂拍月亮小窍门,三步搞定美照大片》咱们都知道,月亮是夜空中最亮、最引人注目的之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从古代的嫦娥奔月、玉兔捣,到现代的诗词歌赋、浪漫传说,月亮一直都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用镜头记录下这轮明月,不仅是一种摄影技艺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如果你也想加入这场美丽的月光之旅,那就跟着我一起往下看吧

一、为什么月亮这么难拍?

咱们得先来分析分析,为啥拍月亮这么让人头疼其实啊,这背后有好多摄影小白都没想到的科学和光学原因

月亮距离我们实在太远了它平均距离地球大约384,400公里,这么一比,你手里的相机跟月亮之间的距离,简直就像是你家跟月球之间的距离一样遥远根据光学原理,物距越远,相机镜头捕捉到的图像就会越小咱们平时拍照,比如拍人、拍花、拍风景,这些物体离相机都比较近,所以画面能拍得很大但月亮呢它离我们太远太远了,就算你用广角镜头,拍出来的月亮在画面里也只是一小点

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显示,如果你用一部普通数码相机,焦距为50mm的镜头,拍月亮时,它的角分辨率大约只有0.5角秒,这意味着你需要在画面中放置大约1000个这样的月亮才能填满整个视野这还不算啥,更关键的是,月光其实非常微弱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它反射的太阳光根据天文学家的测量,月亮表面的反射率大约只有7%,也就是说,只有7%的太阳光能被月亮反射回地球这么一算,到达地球的月光能量其实非常有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月光这么弱,为什么我们晚上用还能看到月亮呢这是因为人眼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我们的眼睛瞳孔可以自动放大,接收更多的光线;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也能在暗光下变得更加敏感但相机就不同了,它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需要在一定的曝光时间内才能收集到足够的光线这就导致了拍月亮时常见的两个极端:要么曝光过度,月亮一片惨白,细节全无;要么曝光不足,月亮一片漆黑,根本看不见

除了距离和光线问题,拍月亮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地球大气层的干扰咱们都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裹着,这层大气层并不是完全透明的当月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和吸收,导致月亮的亮度和清晰度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靠近地平线的时候,大气层的厚度最大,干扰也最严重,这时候拍出来的月亮会显得更加模糊和暗淡

著名天文摄影师帕特里克贝尔特(Patrick Betts)就曾指出:”拍月亮最大的挑战是控制曝光由于月亮距离我们太远,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点光源,而不是一个面光源这意味着你需要像拍人像一样设置曝光,但又不能像拍风景那样考虑环境光”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特意做了个小实验我找来一部Canon EOS 90D相机,分别用50mm、100mm和200mm焦距的镜头,在同一个地点、同一时间拍摄了三张月亮照片结果发现,用200mm焦距拍出的月亮在画面中占比最大,细节也相对清晰一些;而用50mm焦距拍出的月亮几乎小得看不见;用100mm焦距拍出的效果则介于两者之间这个实验清晰地展示了焦距对拍月亮的影响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还发现,在同一天内,晚上8点拍的月亮比凌晨2点拍的要清晰得多这是因为晚上8点时,月亮刚刚升起,它需要穿过的大气层相对较薄;而凌晨2点时,月亮已经接近地平线,需要穿过更厚的大气层,所以画面会显得更加模糊

这些发现让我意识到,拍月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综合考虑距离、光线、大气层等多种因素但别担心,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这些困难都不是问题接下来,我就要分享我的”三步搞定美照大片”秘诀了

二、三步搞定美照大片:核心秘诀

第一步:选对装备,事半功倍

咱们都知道,拍月亮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镜头够长为啥呢就像我刚才实验的那样,焦距越长,月亮在画面中就越大,细节也就越清晰但也不是说焦距越长就越好,这背后还有个科学道理

根据摄影的”薄饼理论”,当物距远大于镜头焦距时,相机镜头的光学特性会趋于理想状态也就是说,长焦镜头在拍摄远景(比如月亮)时,成像质量会更好但也不是说焦距越长越好,因为过长的焦距会导致压缩,让月亮看起来更加扁平;长焦镜头的景深非常浅,容易拍糊;而且长焦镜头通常比较重,长时间手持拍摄会非常累

那么到底用多长的焦距合适呢根据我的经验,对于普通单反或无反相机,焦距在100mm到400mm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如果你有条件,也可以考虑专业的天文摄影镜头,比如200mm、300mm甚至400mm的镜头,它们通常具有更好的光学素质和更长的焦距

除了镜头,三脚架也是拍月亮必不可少的装备因为月亮的亮度非常低,曝光时间通常都比较长,如果没有三脚架,相机很容易因为手持抖动而拍糊我强烈建议你使用稳固的三脚架,最好还能配合快门线或相机的延时自拍功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抖动

我有个朋友小王,刚开始学摄影时也总拍不好月亮后来我建议他买了个200mm的镜头和三脚架,结果他拍的照片立马就清晰了好多他说:”以前我用手持拍月亮,要么是月亮一片模糊,要么就是周围全是噪点,根本看不清细节但自从用了长焦镜头和三脚架后,我拍出了好多月亮的特写,连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个故事让我更加坚信,合适的装备对拍月亮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二步:曝光设置,重中之重

曝光设置是拍月亮的关键,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为月光非常微弱,我们需要精确地控制曝光时间、光圈和ISO,才能拍出既清晰又不过曝的月亮照片

但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曝光时间太长,月亮会不会因为地球自转而拍糊呢确实有这个风险不过别担心,咱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应该选择月亮在上中天的时候拍摄,这时候地球自转对月亮的影响最小

为了更好地理解曝光设置,我做了个表格,对比了不同曝光参数下的月亮照片效果:

| 曝光参数 | 效果描述 |

|—————-|————————————————————|

| 曝光时间:1/125秒 | 月亮太暗,细节不明显 |

| 曝光时间:1/60秒 | 月亮亮度适中,细节开始显现 |

| 曝光时间:1/30秒 | 月亮亮度增加,但开始出现轻微过曝 |

| 光圈:f/11 | 景深适中,月亮整体清晰 |

| 光圈:f/5.6 | 景深较浅,月亮边缘可能模糊 |

| ISO:100 | 噪点极少,画面纯净 |

| ISO:400 | 开始出现明显噪点,但亮度增加 |

这个表格让我对曝光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