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调节主要依靠法律和道德观念紧密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法律作为国家强制力的体现,为道德行为提供了底线约束,通过明确禁止和惩罚不良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道德观念则作为社会成员内心的自觉规范,通过舆论、传统、教育等途径,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法律与道德观念的紧密结合,能够形成一种互补和协同的效应。法律通过强制力保障道德的实施,使道德观念不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意识层面,而是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同时,道德观念的提升也有助于法律的实施,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时,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减少违法行为,降低执法成本。
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观念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多方面来实现。例如,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将道德要求融入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通过社会监督,形成对不良行为的有效约束和惩戒。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法律约束力,又有道德支撑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