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一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诗——《游子吟》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却道尽了天下儿女对母亲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情厚意说起这首诗,就不能不提它的作者——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孟郊这位老兄,一生虽然仕途坎坷,饱尝艰辛,但他在文学上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尤其是这首《游子吟》,更是让他名垂青史,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游子吟》作于唐代元和初年,据说是孟郊四十六岁那年,为了庆祝儿子孟简出生而写下的那时候的孟郊,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了,而且仕途一直不太顺,可以说是怀才不遇,生活也比较清贫当看到自己辛苦多年的儿子出生时,这位老父亲的心中啊,那真是百感交集,满腔的辛酸和喜悦都化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一、孟郊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要理解《游子吟》这首诗,咱们得先了解了解它的作者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南陵(今安徽宣城)人,生于公元751年,卒于公元814年他可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孟郊的诗歌啊,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那可是很有特色的
孟郊的一生啊,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他从小就聪明好学,据说七岁就能写诗,二十岁就了进士,本来以为从此可以平步青云,但是谁想到,他的仕途之路却异常艰难从二十岁进士到五十岁才得到一个校书的职位,中间足足过了三十年这三十年来,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小官,俸禄微薄,生活潦倒,甚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据说啊,孟郊四十六岁那年,他的妻子郑氏去世了,这对他打击很大就在这年,他的儿子孟简出生了孟简出生的时候,孟郊已经是个年过半百的老父亲了,而且还在河南西华县当县尉,低微,收入微薄看着自己辛苦多年终于出生的儿子,孟郊的心中啊,那真是百感交集
有资料显示,孟郊在写《游子吟》的时候,正处在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他不仅生活贫困,而且仕途不顺,经常被贬职或者调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看到儿子出生,那种复杂的情感啊,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在了这首诗中
二、《游子吟》的诗意解读
《游子吟》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咱们一句一句来解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啊,描绘了一幅非常感人的画面:一位慈祥的母亲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针线,正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这个画面啊,简直就是天下母爱的缩影母亲的手中,那根根针线,不仅缝补着儿子的衣服,更是在缝补着儿子的心这衣服啊,不仅仅是为了保暖,更是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牵挂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啊,进一步描绘了母亲送儿子远行的场景母亲一边缝补衣服,一边担心儿子在外地会受冷受饿,会迟迟不回来这种担心,这种牵挂,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孟郊用”密密缝”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之深切,她怕儿子在外地受冻受饿,所以缝得特别仔细,特别密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啊,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最能表达孟郊情感的句子孟郊用”寸草”来比喻自己,用”三春晖”来比喻母亲的恩情他说,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日阳光那样伟大的恩情呢这其实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感慨孟郊在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的也在感叹自己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整首诗啊,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和爱,也充满了对远行儿子的牵挂和担忧孟郊用非常简练的语言,非常真挚的情感,把母爱这个永恒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孟郊与韩愈的交情
孟郊和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两人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据说啊,孟郊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崇拜韩愈韩愈也是孟郊的恩师,他非常赏识孟郊的才华,曾经多次举荐孟郊
孟郊和韩愈的交情啊,可以用”肝胆相照”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是非常有才华、非常有抱负的人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诗论道,互相鼓励,互相支持
有史料记载,孟郊曾经写了一封信给韩愈,信中说:”某自幼好学,今已四十有六,犹未显达某常以为,士之生世,当以功名为要,然今已老,功名未成,心中常感遗憾今幸得与韩公相识,愿得为门下士,以终其身”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孟郊对韩愈的敬仰和崇拜
韩愈也非常器重孟郊,曾经写诗赠送给孟郊,诗中说:”孟郊何年入翰林,始将诗赋动京华才高八斗真才子,名满九州是孟嘉”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韩愈对孟郊的才华和名声都非常认可
孟郊和韩愈的友谊啊,对孟郊的文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韩愈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风格,对孟郊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孟郊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深受韩愈的影响
四、《游子吟》的流传与影响
《游子吟》这首诗啊,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但却有着非常广泛的流传和深远的影响据说啊,这首诗在孟郊写完之后,很快就传遍了当时的长安和洛阳,许多人都被这首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游子吟》的流传啊,首先得益于孟郊的才华和名声孟郊虽然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他的仕途一直不太顺,所以他的诗歌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游子吟》这首诗的伟大之处,它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
《游子吟》的流传也得益于它的主题这首诗歌颂的是母爱,而母爱这个主题,是永恒的,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感受到的《游子吟》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传诵不衰
《游子吟》的影响啊,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的社会价值这首诗歌颂了母爱,弘扬了孝道,对后世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许多人在读了这首诗之后,都更加珍惜母爱,更加懂得孝顺父母
现在啊,我们仍然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游子吟》这首诗的碑文或者石刻比如在北京的孔庙,就有一块碑上刻着《游子吟》这块碑啊,是明朝嘉靖年间刻立的,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据说啊,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有很多后人来到这里,瞻仰这首诗,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
五、孟郊的诗歌风格
孟郊的诗歌啊,以五言古诗为主,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他的诗歌,虽然题材比较狭窄,主要写的是山水、友情、亲情等,但他的表现手法却非常丰富,情感表达也非常深刻
孟郊的诗歌,有一种”苦吟”的风格他写诗非常认真,非常刻苦,经常为了一个字、一个句,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据说啊,孟郊写《游子吟》的时候,也是经过反复修改的他最初写的版本和现在的版本有一些不同,但后来他觉得还不够好,又进行了修改,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版本
孟郊的诗歌,还有一种”白描”的手法他用非常简练的语言,非常朴素的语言,描绘出非常生动、非常感人的画面比如《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就用非常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孟郊的诗歌,还有一种”夸张”的手法他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比如《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