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可擦笔的设计原理和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写完字后并不能真的让笔迹完全“消失”。可擦笔之所以能够擦除字迹,是因为其笔尖使用的墨水或颜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这种墨水通常在常温下是固体或半固体状态,但在书写时,通过笔尖的压力和摩擦,墨水会暂时转变成液态,从而附着在纸张表面形成字迹。而当不再需要这些字迹时,使用配套的擦除工具(通常是橡皮擦或擦笔),通过摩擦作用,将这些暂时性附着的墨水从纸张表面去除,从而达到“擦除”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真正的物理消失,而是墨水从纸张表面被移除。如果纸张表面有细小的凹凸或纤维,墨水可能会被部分卡住或嵌入,导致擦除不完全。此外,频繁的擦除可能会对纸张造成一定的磨损,影响纸张的整洁度和书写体验。因此,尽管可擦笔提供了方便的书写和擦除功能,但字迹的“消失”实际上是一种物理性的去除,而非彻底的无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