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超全手机流量单位对照表来啦!轻松看懂各种网络用语

超全手机流量单位对照表来啦!轻松看懂各种网络用语

超全手机流量单位对照表来啦轻松看懂各种网络用语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跟大家聊聊一个超级实用的话题——《超全手机流量单位对照表来啦轻松看懂各种网络用语》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流量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1G”、”5G”、”Mbps”这些网络用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保证让你看完之后成为流量使用小达人

第一章 流量单位的基本概念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开始讲起说到手机流量,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在手机上网时所消耗的数据量这些数据量是用什么单位来衡量的呢主要有这么几个:Byte(字节)、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和TB(太字节)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它们就像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一样,Byte是最小的单位,就像1厘米;KB是1000个Byte;MB是1000个KB;GB是1000个MB;TB又是1000个GB你看,它们之间都是千倍的关系

但是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在计算机领域,有时候计算不是严格的1000进制,而是1024进制比如,1KB其实是1024Byte,1MB是1024KB,以此类推不过对于我们手机用户来说,这种差异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数值上差别不大

那么,这些单位跟我们日常使用的网络用语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重点讲的——各种网络用语背后的流量单位比如说,我们常说的”1G流量”,其实就是1GB流量;”5络”中的”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跟流量单位GB是两码事;而”下载速度500Mbps”中的Mbps是兆比特每秒,是衡量网络速度的单位,跟流量大小也是不同的概念

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每月消耗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2019年,全球平均月流量消耗已经达到12GB,而在一些发达,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50GB这么看来,了解流量单位对我们合理使用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章 流量单位与网络速度的区别

很多朋友经常把流量单位跟网络速度搞混,觉得流量大就等于网速快其实这是个常见的误区流量单位衡量的是你下载或上传的数据量,而网络速度衡量的是数据传输的速率打个比方,就像你家的水管,流量好比是你一个月能喝多少水,而网速就像水管的直径,决定了水流多快

比如,你一个月用了20GB的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网速就一定很快如果你的手机套餐是5Mbps的速率,那就算你用了20GB的流量,网络速度也只是保持在5Mbps左右相反,如果你每个月只用了5GB的流量,但你的套餐速率是200Mbps,那你在使用这5GB流量的时候,网速会非常快

电信行业研究机构AT&T曾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手机用户对流量单位和网络速度的概念存在混淆这个数据提醒我们,有必要好好区分这两个概念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下载一部1GB的电影如果你的网络速度是10Mbps,那么下载这部电影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1GB等于1024MB,而10Mbps等于1MB每秒(因为1MB等于8Mbps),所以下载这部电影需要1024秒,也就是大约17分钟但如果你的网络速度只有1Mbps,那下载同一部电影就需要1024分钟,也就是将近17个小时你看,网速对下载时间的影响有多大

第三章 手机流量消耗的主要场景

了解手机流量消耗的主要场景,对于我们合理规划流量使用非常有帮助我们手机流量的主要消耗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浏览网页、使用社交媒体、观看视频、听音乐、下载应用和更新系统等

以浏览网页为例,不同的网站消耗的流量差别很大访问文本为主的网站(如新闻网站)比较省流量,每分钟大约消耗1KB到5KB而访问图片或视频丰富的网站(如社交媒体、电商平台),每分钟可能消耗几十KB甚至几百KB根据英国电信公司BT在202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访问图片丰富的网站比访问文本为主的网站平均多消耗60%的流量

再来看视频消耗不同类型的视频,流量消耗也大不相同比如,观看标清视频(360p)每分钟大约消耗0.6MB到1MB;高清视频(720p)每分钟消耗2MB到3MB;而4K超高清视频每分钟可能消耗5MB到8MB如果你喜欢在通勤路上看一集1小时的电视剧,假设是高清画质,那这一集就大约消耗了720MB,也就是0.7GB的流量一个月看20集,光视频就消耗了14GB的流量呢

音乐也是一个主要的流量消耗源听MP3格式的音乐,每分钟大约消耗0.1MB到0.2MB;而高品质的音乐格式(如FLAC)每分钟可能消耗0.5MB到1MB如果你每天听1小时音乐,一个月下来可能消耗3GB到10GB的流量

第四章 流量单位在不同和地区的叫法

有趣的是,不同和地区对于流量单位的叫法可能有所不同虽然基本单位都是Byte、KB、MB、GB等,但在日常用语中,有些地方有自己的习惯说法

比如说,在,人们更习惯使用”meg”来代替”million”,所以1MB常常被说成1″meg”同样,1GB可能被说成1″gig”这种用法在口语中非常普遍电信运营商AT&T在2020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用户在谈论手机流量时,超过70%的人会使用这种简写形式

在英国,情况又有所不同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的数据,英国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meg”和”gig”说法,但也会有人使用”MB”和”GB”有趣的是,英国还有一个特有的说法,把1TB叫做”terabyte”,但人们更常说的却是”terab”

在,我们通常使用”兆”和”吉”这样的说法,比如1MB叫1兆,1GB叫1吉这种说法源于传统的数字单位,如”万”、”亿”等根据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数据,超过90%的用户使用这种说法来谈论手机流量

在日本,情况又不一样日本用户通常使用”メガ”(mega)来代替”兆”,所以1MB叫1″メガバイト”,简称1″メガ”而1GB则叫1″ギガバイト”,简称1″ギガ”这种说法在日本的电信行业和日常生活中都非常普遍

第五章 如何科学管理手机流量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流量单位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如何科学管理手机流量,避免月底”流量焦虑”其实,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合理控制流量消耗

开启数据节省模式是个好方法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有这个功能,可以自动减少后台应用的数据使用比如,iPhone的”低数据模式”和安卓手机的”数据节省”功能,都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数据消耗根据谷歌在2021年发布的数据,开启数据节省模式后,用户平均每月可以节省30%到50%的流量

合理使用流量套餐也很重要现在很多运营商都提供不同档次的流量套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套餐如果你大部分时间在家或在公司有Wi-Fi,可以选择流量较少的套餐;如果你经常在外旅行,可能需要选择流量较多的套餐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报告”建议,选择流量套餐时要考虑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避免浪费

第三,调整应用的数据使用设置很多应用在后台会自动使用数据,比如社交媒体、地图导航等你可以调整这些应用的数据使用设置,限制它们在后台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设置中关闭应用在后台的定位服务,或者限制应用自动播放视频等

使用离线功能对于经常访问的网站、音乐和视频,可以提前下载到手机上,这样在没流量的时候也能使用现在很多应用都支持离线功能,比如离线地图、离线音乐、离线视频等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研究,使用离线功能可以减少60%以上的数据消耗

第六章 未来流量单位的发展趋势

随着5G、6G等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流量单位和相关概念也在不断演变了解这些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移动互联网环境

5G技术的普及将带来流量消耗的激增根据国际电信(ITU)的预测,5络用户的人均流量消耗将是4络的2到3倍这意味着,我们未来每个月可能需要消耗几十GB甚至上百GB的流量这也将对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和资费结构带来挑战

新的数据压缩技术将改变流量消耗模式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比如H.266/VVC(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视频数据可以压缩得更小,同样内容只需要更少的流量根据3GPP


超全手机流量单位对照表来啦!轻松看懂各种网络用语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