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呼读者朋友并介绍文章背景
大家好啊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话题——《131平房子公摊30平米算不算多了》话说啊,最近不少朋友都在问这个事儿,尤其是那些准备买房或者刚买了房的朋友们,看到自己的房子公摊面积那么大,心里都犯嘀咕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公摊面积到底是个啥玩意儿,30平米在131平的房子里,是不是真的有点过分了
在咱们,特别是大城市,买房时公摊面积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你合同上写的套内面积可能很诱人,但最后你实际能住进去的面积,还得减去公摊这个公摊包括了楼梯间、电梯间、走廊、设备间等等,有时候还包括一些公共绿地什么的但问题来了,这个比例到底多少算合理30平米在131平的房子里,算不算多了咱们今天就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买房时提供点参考
第一章 公摊面积是个啥玩意儿
先来说说公摊面积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你买房时,开发商在总建筑面积里,分给你一部分用于公共使用的面积比如楼道、电梯间这些,虽然建在房子里,但并不属于你个人所有,而是要分摊到每个业主头上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公摊面积主要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楼梯间、电梯间、垃圾道、设备间、公用门厅、电话亭、信报箱等,以及为整栋大厦服务的共有部位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但这个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可能会有一些细化的解释
那为啥要有公摊呢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楼里总得有公共区域吧比如电梯、楼梯,总不能让每个业主都自建一个吧所以把这些公共区域的面积分摊到每个业主头上,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开发商也能通过加大公摊面积,来降低套内面积的得房率,从而在单价上做文章这就容易导致一些开发商为了利益,人为地加大公摊面积
咱们再来看看国际上的情况在国外,公摊的概念可能不太一样比如在,房子一般是独栋或者联排,很少有那种楼里楼外的公共区域,所以公摊面积这个概念就不太适用但在一些欧洲,比如德国,公摊面积也有,但一般会明确标注,而且比例控制得比较严格所以咱们现在也在逐步规范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第二章 30平米在131平房子里,到底算不算多
咱们回到正题,30平米在131平的房子里,算不算多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楼层数、户型设计、小区规划等等
咱们得看看这个比例30平米占131平的比重是23%,这个比例在现在的小区里,说实话,不算特别高普通住宅的公摊面积占套内面积的比例在10%-15%之间比较常见比如一个100平的房子,公摊可能在10-15平,得房率在85%-90%左右而30平米占23%,得房率大约在77%-80%左右,这个得房率在高层住宅里,其实还算可以
但这也得看具体情况比如你住的这栋楼是几层如果是高层,电梯多、楼梯长,公摊面积自然会大一些而如果是低层住宅,比如小高层或者洋房,公摊面积一般会小一些再比如你住的这个小区,是板式楼还是塔式楼板式楼因为户型长,公摊比例一般会小一些;而塔式楼因为户型短,电梯多,公摊比例一般会大一些
咱们再来看看一些实际案例比如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案例,一个120平的房子,公摊了18平米,得房率大约在85%另一个140平的房子,公摊了25平米,得房率大约在82%这两个案例都比我这个30平米占23%的比例要高,但业主们反馈的房子使用感受还是不错的这说明,虽然得房率低一些,但只要设计合理,居住体验还是可以接受的
再比如,我在一个业主论坛上看到过一些抱怨有的业主说,自己买的150平的房子,公摊了40平米,得房率只有73%,感觉像住宿舍一样还有的业主说,虽然公摊只有20平米,但因为户型设计不合理,感觉房子更小了这说明,公摊面积不是唯一决定居住体验的因素,户型设计、空间利用效率同样重要
30平米在131平的房子里,算不算多,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楼层数比较多、户型设计合理,这个比例其实还算可以但如果楼层数少、户型设计不合理,这个比例就显得有点高了
第三章 公摊面积怎么算里面水太深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再来看看公摊面积到底是怎么算的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现在很多开发商在计算公摊面积时,存在不少猫腻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公摊面积应该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也就是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会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公摊面积比如:
1. 公共区域过大: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套内面积单价,会人为地扩大公共区域的面积。比如把一些本来可以做成墙体的地方做成柱子,或者把一些本来可以做成户内的空间做成公共区域。
2. 设备管道井计入公摊:有些开发商会把一些设备管道井计入公摊面积,但这些管道井其实应该算是户内面积。根据一些地方的规定,设备管道井如果位于楼顶或者楼底,可以计入公摊;但如果位于室内,就不应该计入公摊。
3. 底层商铺公摊计入住宅:有些小区的底层是商铺,开发商会把商铺的公摊面积分摊到住宅上。但实际上,商铺的公摊面积应该由商铺业主承担,不应该分摊到住宅上。
4. 墙体厚度计入公摊:有些开发商会把墙体厚度计入公摊面积,但实际上墙体厚度应该是包含在套内面积里的。
这些猫腻的存在,导致很多业主的实际得房率远低于合同上写的比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现在一些地方也开始一些规定,比如要求开发商在销售时明示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或者要求开发商提供公摊面积的详细清单
但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定执行起来还是存在不少困难一方面,很多开发商不太愿意把公摊面积的详细计算方式公开,怕业主发现公摊面积虚高;另一方面,很多业主也不太懂这些规定,即使发现开发商虚增公摊面积,也不知道怎么
买房时,咱们一定要仔细查看合同,看看公摊面积是怎么计算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要求开发商提供公摊面积的详细清单咱们也要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意识
第四章 得房率到底有多重要
说了这么多公摊面积,咱们再来看看得房率到底有多重要得房率,简单来说,就是套内使用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得房率越高,意味着你实际能住进去的面积越多,居住体验自然越好
得房率在85%以上,算是比较高的;80%-85%,算是比较正常的;75%-80%,算是比较低的;低于75%,就得考虑了,除非你特别喜欢这种紧凑型的户型
那得房率到底有多重要呢其实,得房率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如果你是一个人住,或者夫妻俩加一个小孩住,得房率稍微低一些问题也不大但如果你是一个大家庭,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得房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一个200平的房子,得房率85%,实际使用面积是170平;如果得房率80%,实际使用面积是160平虽然只差了10平,但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这10平可能就是一个客厅的大小,或者是一个卧室的大小,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再比如,得房率低,不仅意味着你实际能住进去的面积少,还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更多的公摊面积这相当于变相提高了你的购房成本和物业费而且,得房率低,还意味着你需要更频繁地使用公共区域,比如电梯、楼梯,这可能会影响你的居住体验
得房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买房时,咱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得房率合适的房子得房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得房率太高,可能会影响小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比如电梯数量、楼道宽度等,反而影响其他业主的居住体验
第五章 如何避免买到公摊面积过大的房子
说了这么多,咱们再来看看如何避免买到公摊面积过大的房子其实,避免买到公摊面积过大的房子,关键在于买房前做好功课,买房时仔细考察
咱们要了解一下自己所在城市关于公摊面积的规定不同城市对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了解这些规定,可以帮助咱们判断开发商的公摊面积是否合理
咱们要选择口碑好的开发商那些口碑好的开发商,在公摊面积的计算上会更加规范,不会太坑业主买房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