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羊粪晒干了真的算发酵了吗别再被忽悠啦

确实,很多人会将羊粪晒干的过程简单等同于发酵,但实际上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明确区分开来。

发酵,本质上是一种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利用有机物中的有机质作为能量来源,通过分解、转化等作用,产生新的代谢产物,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物质的结构变化以及气味、温度等方面的改变。这个过程通常是动态的、活性的,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来支持。

而仅仅将羊粪晒干,主要目的是利用紫外线和热能杀死羊粪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并蒸发掉大部分水分,使其便于储存和运输。这个过程主要是物理变化(水分蒸发)和一定的化学变化(如某些有机物的初步分解或变性),但并不涉及活跃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大规模的代谢活动来转化有机物。晒干的羊粪,其内部的有机质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微生物活性也大大降低,因此它并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发酵”定义。

所以说,仅仅通过晒干来处理羊粪,并不能称之为发酵。如果想要获得发酵后的羊粪肥料(通常称为羊粪酵素肥或堆肥),则需要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微生物在其中充分活动,完成对羊粪的分解和转化过程。这样才能得到性质改良、肥效更高的有机肥料。因此,我们不应再被“晒干了就等于发酵了”这种说法所忽悠,要准确理解这两个过程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