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了三五斗》是茅盾先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生动地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江南水乡绍兴农村的生活图景,深刻反映了当时农民在生计压力下的艰辛与无奈。故事通过一对老夫妇和他们的几个孩子,在收稻谷后想要出售却因米价波动而遭遇损失的遭遇,展现了农民们丰收却不得其利的困境。
小说中的老夫妇原本以为收成好了就能改善生活,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他们精心收储的稻谷,在市场却因为供过于求而价格大跌,最终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甚至“多收了三五斗”也难以改变他们的贫困状况。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当时市场经济的残酷,也反映了农民在自然和经济双重压力下的无助。
《多收了三五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生活细节,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不公和农民命运的深刻思考。茅盾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将农民的困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使这部作品成为反映旧中国农民生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