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为啥夫复何求的夫要读二声?揭秘这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夫复何求”中的“夫”读作二声(fú),这背后其实体现了汉语语音发展演变的一个有趣现象,特别是古汉语中“夫”字的多音多义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简化。

在古汉语中,“夫”是一个常见的字,读音多样,意义也丰富。它既可以作名词,指“丈夫”或“男子”;也可以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还可以作动词,意为“走路”、“做”、“是”等。此外,“夫”还常常用作句首发语词,表示感叹、议论或引出话题,这时它的读音常常是第二声。

“夫复何求”这句话出自《出师表》,原文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在这句话中,“夫”字作为句首发语词,用来引起下文,表达一种感叹或强调的语气。根据古汉语的语法习惯,这种用法下的“夫”通常读作第二声。随着汉语语音的发展,很多古汉语中的多音字、多义字在现代汉语中逐渐简化,其读音也趋于固定。

在现代汉语中,“夫”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用作“丈夫”的简称,这时读作第二声(fū)。而“夫复何求”这句话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中的“夫”字已经不再遵循古汉语的读音,而是根据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用法读作第二声。

总的来说,“夫复何求”中的“夫”读作二声,是古汉语语音演变的结果,也是现代汉语简化读音的一个体现。这种现象不仅展示了汉语语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汉语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断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