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戴银手镯睡觉好吗_千万别左手戴银手镯

2024-12-2822:11:06精选资讯6

近日,西安一位小宝宝的母亲无意间发现,孩子手上戴的银手镯颜色有所变化。回想近期的夜晚,宝宝频繁哭闹、无法安睡,她不禁担忧宝宝是否"中毒"了,与电视剧情节相仿。

急切地,她带着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医生在了解家中曾打碎水银温度计后,建议进行尿汞检测。结果显示,宝宝体内尿汞超标数倍,需立即住院治疗。

所幸发现及时,这位母亲松了一口气。不禁引发了她的思考:在古代,人们常用银针试毒,而现代人则喜欢佩戴银饰以求平安。那么,银饰变黑真的是因为体内毒素吗?

河北工程大学理学院的武耐英副教授解释道,银饰变黑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现象。

她进一步解释说,当银饰品接触到硫化合物时,会与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在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膜,导致银饰逐渐变黑。这与的毒素并无直接关系。

那么,古代为何会利用银针试毒呢?原来,这是由于古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制作时工艺不精,导致其中含有大量硫化合物。银针与这些含硫接触后变黑,但并非是检测本身,而是一种巧合。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佩戴银饰,认为这寓意吉祥或对孩子的健康有益。这其中也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

第一个隐患:异物风险。

孩子佩戴的银饰上常带有小配件,而孩子有吃手的习惯,若不注意可能误吞这些小配件,带来健康风险。

第二个隐患:皮肤损伤。

婴儿皮肤,市面上银饰质量参差不齐。若银饰打磨不够光滑,可能划伤宝宝的皮肤,导致细菌感染或过敏性皮炎。

第三个隐患:有害物质超标。

部分银饰中的铅、铬等有害元素可能超标,孩子佩戴后可能引发重金属中毒,影响智力发育。

第四个隐患:影响血液循环。

孩子成长迅速,银饰可能很快变紧,长期佩戴过紧的饰品可能导致四肢血液循环不畅、红肿。

除了银饰外,其他饰品也不能随意佩戴。盲目佩戴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警示一:鸡母珠的毒性。

鸡母珠是毒性极强的植物之一,常被误做成项链、手链等饰品。应避免接触和佩戴。

警示二:能量石的风险。

能量石被宣传为具有保健功效的“保健品”,但实际含有放射性核素。长期接触这些射线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警示三:血吊坠的危害。

血吊坠是一种网红产品,取血过程存在很大风险。使用的工具和瓶子可能不符合标准,容易引发细菌感染甚至传播疾病。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