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蹲不下去其实跟跟腱短有关哦

确实,很多人感觉蹲不下去,或者蹲下去后膝盖、小腿前方特别不舒服,这很大程度上和跟腱的长度有关。跟腱是连接我们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到脚跟骨的肌腱。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我们行走、跑跳、下蹲时,帮助小腿肌肉收缩,产生向下的力量,实现屈膝和跖屈(脚趾向下勾)的动作。

如果一个人的跟腱相对较短,意味着小腿后侧肌肉需要更大幅度地缩短才能到达脚跟,完成下蹲动作。当我们尝试深蹲时,这个相对较短的跟腱可能会被过度拉伸,甚至达到其生理极限,从而引发疼痛或不适感,常常感觉是小腿前侧或膝盖前方被拉紧了。这种情况在肌肉柔韧性本身就不太好的人身上尤为明显。

因此,改善蹲不下去的问题,除了进行股四头肌、臀部、腘绳肌等部位的柔韧性训练外,针对性地拉伸小腿后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以及加强跟腱自身的力量和耐力训练,有时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蹲下时伴随膝盖内扣、膝盖疼痛等其他症状,也需要考虑是否有骨盆、髋关节或膝关节本身的结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