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网络文学能否化社区经典再探讨

网络文学能否化社区经典再探讨

【深度解析新媒体时代与文学经典的再塑造】

编者话语:

文学的每一次革新,都是经典重塑的历程。在新媒体网络的浩瀚海洋中,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形态和接受机制,对传统文学经典观念构成了挑战。网络文学的蓬展及其宏大规模,引发了一场关于其是否能经典化以及如何经典化的热议。本期,光明日报特邀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的发展态势,对网络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艺经典化问题展开探讨。后续,我们还将扩展话题,涵盖网络文艺和新大众文艺,以期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

作者: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网络文学:动态变革与经典观念的交锋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态,与传统经典文学观念存在显著的差异。网络文学是动态的,其故事在不断被重新语境化和改编。这种动态性与经典的固化、静止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实际上,网络文学的魅力恰恰来源于其变形的能力。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经典文学观念来理解网络文学。

二、从作品为核心到社区文学的蜕变

网络文学逐渐摆脱了“经典”概念中作品为中心的观念。传统的文学经典强调的是作品本身和客体观念,著名的文本被视为神圣的存在。网络文学是一种社区性的文学,它不仅包括作品本身,更涵盖了围绕作品展开的广泛互动。网络文学的交互性深深嵌入文本之中,作家在创作时常常拥有超叙事的视野,这改变了文本的内在结构,产生了跨次元的效应。理解网络文学必须持有一种大文学观,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自足体,而是一个个由作者和读者共同构建的文学社区。

三、交互性:网络文学的生存法则

网络文学的动态性体现在其不断的变动、修改和延伸中。这种特性与传统的经典文学追求恒定性和不变性的观念相悖。正是动态和变形的能力成为了网络文学的生存之道。网络文学是在关系、对话、流动和生成中形成的。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文学与西方超文本文学具有共通之处,同样与网络密不可分。离开了网络,就没有了作者和读者的在线互动,也就没有网络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交互的方式产生文学正向的社会影响。

四、游戏性:数字时代文学的新维度

从社区性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学意味着文学观念的转变。游戏性和交互性突出了文学的娱乐性和游戏心理。在数字时代,文学呈现出普遍的游戏化转向。好的文学依赖于交互性和游戏性,在社区中生成和发展。游戏性包含了一定的娱乐性,但并不意味着走向模糊的道德内容和肤浅的娱乐。相反,我们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以超越资本的目标重新构建文学平台,建立公共性的文艺社区,为未来的文学事业奠定基础。孕育“好的文学”的机制依赖于文艺社区的建设和人们的共同创造。我们可以重新激活传统“诗可以群”的观念,让文学发挥凝聚情感、相互慰藉的社群功能。

结语: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学的蓬展,如何经典化网络文学作品已成为关注的焦点。面对社交媒体对网络文学的深刻渗透以及未来的变革趋势和挑战机遇,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审视网络文学的特质和价值,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作品本身,更要重视社区性和交互性对数字时代文学的深远影响,共同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并创造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艺佳作,实现文艺事业的繁荣与进步。相关稿件已经发表在《光明日报》。


网络文学能否化社区经典再探讨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