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去年ChatGPT引领人工智能浪潮,各大厂商的大语言模型(LLMs)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大语言模型。那么大语言模型到底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呢?
除了日常闲聊外,大语言模型还具有强大的翻译功能。以ChatGPT为例,它在诞生之初就支持全球多种主流语言的翻译,包括中文。无论是中英、中韩、中法互译,还是其他小语种的翻译,它都能轻松应对。现在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其宣传亮点之一就是强大的翻译功能。
结合ChatGPT voice和Whisper等语音模型,大语言模型可以实现人类沟通的无障碍。在处理全球各种语言时,英语主导的大语言模型在响应速度和准确程度方面仍然超出其他语言,尤其是中文。这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大模型时代中文的边缘化”的讨论。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ChatGPT、Claude等通过Prompt生成文本,还是Midjourney、DALLE3等生成图像,如果你使用中文进行操作,这些大语言模型的工作方式大多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进行处理。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推荐一个我觉得非常不错的AI工具平台。这个平台的运作方式类似于我们常用的翻译软件,对于一般日常任务的处理毫无压力。但如果你需要更精细的表达和更好的成果,直接使用英文会是一个基础要求。
直接使用英文与LLMs交流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但我近期深入思考并实践后,发现其实并不难。只需要多花些功夫、善用一些工具就可以。既然ChatGPT最擅长英文,那么我们为何不用英文与之交流呢?
随着GPT-4V、DALLE3和ChatGPT Voice的推出,很多人对OpenAI还有多少“大招”表示惊叹。但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用这些工具去解锁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用例。
以我的学习英语的经历为例,我强烈推荐李笑来老师写的《人人都能用英语》。重新阅读这本书让我下定决心使用英文与LLMs交流。我在做笔记时,明确了一个原则:尽量使用英语。我会尝试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再让ChatGPT帮我写一个对照版。ChatGPT不仅能指出我的英文水平有待提高,还能详细解释词语的用法区别。这种细致全面的指导在词典中是难以找到的。
ChatGPT为英语学习带来的不仅仅是提问和解释的能力,还有“幸运的偶然发现”(serendipity)。比如在我翻译“语料库”时,ChatGPT会指出正确的复数形式等小技巧。还有一些辅助工具如沙丁查词等也十分实用,可以帮助我进行快速翻译和查询。还有一些网站提供语料和用例的查询,对于学习进步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许多工具来辅助学习。而学习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审美和判断力的过程。许多人引用“替代人的不是AI而是其他善用AI的人”这句话来强调AI时代学习的意义。虽然AI是一个“马太效应器”,能够基于个体原有的能力进行放大,但并不意味着它能将空气变成黄金。相反,AI时代更需要我们在非AI领域持续精进,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真正缩小与大佬们的差距。
在使用AI工具进行学习时,我们需要理解并分析问题,积累经验,注重审美和直觉的培养。读得慢并不是借口,我们需要先慢下来才能后快起来,这是一种积累和成长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审美和直觉,保持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AI工具进行学习和发展。AI时代的学习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和理解,不断探索和成长,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自由。结合个人经验、直觉与ChatGPT等验证工具的使用,这也是实现个人自由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