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AAC编码简介
AAC,即高级音频编码,自1997年诞生以来,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音频压缩格式。最初,它是基于MPEG-2的音频编码技术,旨在替代MP3格式。随着2000年MPEG-4标准的出现,AAC进一步集成了包括R或PS特性在内的技术。可定义为一种由MPEG-4标准定义的有损音频压缩格式。
二、AAC编码规格概述
AAC拥有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其中包括:
1. MPEG-2 AAC LC(低复杂度规格),适用于中等码率编码,平衡编码效率和音质。
2. MPEG-2 AAC Main,具备全部功能(除增益控制外),音质上乘。
3. MPEG-2 AAC SSR(可变采样率规格),提供灵活的采样率调整能力。
4. MPEG-4 AAC的LC、Main和SSR规格与MPEG-2相似,更广泛应用于现代设备。
5. MPEG-4 AAC LTP(长时期预测规格),用于实现更高级别的压缩。
6. MPEG-4 AAC LD(低延迟规格),适用于低延迟需求的应用场景。
7. MPEG-4 AAC HE(高效率规格),适用于低码率编码,采用Nero ACC编码器支持,结合R技术实现高效压缩。
Nero AAC编码程序主要支持LC、HE及HEv2三种规格。其中,HE-AAC v1技术实现了AAC与R技术的结合,通过容器方式呈现。R技术关注音乐的主要频谱,通过切割频谱来分别编码保存主要和次要成分,以减小文件大小同时保持音质。而HEv2则进一步融入了PS技术,即参数立体声编码,提高了压缩效率。
三、AAC编码的特点
1. AAC是一种具有高压缩比的音频压缩算法,其压缩比远超其他老一代音频压缩算法,如AC-3、MP3等,且音质可与未压缩的CD音质相媲美。
2. AAC采用变换编码算法及高分辨率滤波器组,实现高压缩比。
3. AAC还采用了包括临时噪声重整、后向自适应线性预测、联合立体声技术和量化哈夫曼编码等在内的最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其压缩效果。
4. AAC支持多种采样率和比特率,最多支持48个音轨,具有多语言兼容能力和多种内嵌数据流。
5. AAC的声音频率范围更宽,最高可达96kHz,最低达8KHz,超越MP3的16KHz-48kHz范围。
6. 相较于MP3及WMA,AAC几乎不损失声音频率中的高频和低频成分,频谱结构更接近于原始音频,因此声音保真度更好。
7. AAC采用优化算法,提升解码效率,解码时仅需较低的处理能力。
四、AAC音频文件格式详解
AAC的音频文件格式主要有ADIF和ADTS两种类型:
1. ADIF(Audio Data Interchange Format),即音频数据交换格式。其特点在于能确定音频数据的起始位置,解码需在明确定义的起始处进行,常用于磁盘文件。
2. ADTS(Audio Data Transport Stream),即音频数据传输流。它是一个带有同步字的比特流,解码可在流中的任意位置开始,特性类似于mp3数据流格式。
简而言之,ADTS格式的音频流可在任意帧进行解码,而ADIF格式则需在整个文件获取完成后才能进行解码。这两种格式的header格式有所不同,一般编码后的音频流采用ADTS格式。在处理和开发AAC编解码时,需关注如何设置相关的Header值,可查阅开发文档和资料以获取更多信息。处理AAC文件格式转换及不同格式的兼容性问题也是关键,需要掌握文件格式处理流程,包括判断文件格式、寻找同步头、解析头信息及解块信息等。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播放错误。例如,处理AAC音频流时,若每帧缺少ADTS头信息,需添加头文件ADTS以确保正常播放。关于音视频开发的学习资料,可通过提供的链接了解和学习进阶知识及最新动态。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保持专业性。可通过网络开发论坛、开发社区等行业论坛汲取技术资源,获取最新资讯和前沿技术知识。音视频开发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开发的精髓和提升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