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地质调查局宣布了一项重大消息,我国新一轮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据最新数据显示,我们已经新发现了10个亿吨级的油田、19个千亿方级别的气田,以及多个大型以上的矿床。这些矿产资源的发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那么,这些珍贵的资源是如何被我们探寻到的呢?它们对我国又有哪些重要意义呢?
据了解,在新一轮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我们采取了针对不同矿种的一矿一策方式。无论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矿产,还是锂、稀土等战略新兴矿产,在36个矿种中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铜、铝、锂等矿产方面,新增资源量显著增加。
唐菊兴这位工程院院士表示,新发现的矿产特别是铜矿,对于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增的铜资源量相当于过去十年的总和,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除此之外,锂、锆、氦气等战略新兴矿产的突破,也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在能源矿产方面,我们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明了三个千亿方级别的深层煤层气大气田,同时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也被我们发现。这些发现显著提升了我国清洁能源的自给能力。
自2011年至2020年,我国已经开展了找矿突破行动。在这轮行动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以及其他矿产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虽然上一轮行动已经成果显著,但我们仍然面临某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自然资源部与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了新一轮的找矿突破行动,以提高我国能源资源的自主供应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安全和战略需求。
那么,如何寻找到可开采的矿产资源呢?我们需要确定有潜力的找矿区。利用卫星或航空探测资料和图像进行大规模的地表观察,寻找可能存在的矿化迹象。一旦发现具有潜力的矿床,科研人员会进行深入实地调查和取样,并在实验室进行测试,以构建更精确的矿体模型。在获得探矿权后,矿业公司会对矿床进行详细的勘查和经济评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等。只有在完成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获得采矿权后,才能进行开发。
唐菊兴介绍称,从最初的地质调查到最后成功开采出一个矿床大约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付出努力。我国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具备了全域、多尺度、高精度的综合勘查能力。遥感技术、卫星监测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进步也为资源找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这些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对我国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也为我们的经济安全和安全提供了保障。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家里有矿,心里不慌”。(来源:新闻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