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5日,知名运动相机品牌GoPro发布了最新旗舰产品——Hero 13 Black,简称GoPro 13,定价仍为熟悉的3298元。作为一名曾经购买过GoPro 8的用户,我对新一代的GoPro 13持有复杂的情感态度。经过多年的发展,GoPro似乎陷入了停滞不前,从外观到配置再到价格,都难以吸引我。
昔日的运动相机市场霸主,如今是否还能继续引领潮流?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其配置。GoPro 13搭载了一块传感器,其尺寸与上一代相似,为1/1.9英寸,最高像素为2700万。支持拍摄2700万像素照片、5.3K 60帧、4K 120帧以及2.7K 240帧视频。尽管官方可能已对传感器进行了升级,但在画质、解析力和视频录制方面的提升并不显著。
反观国产竞争对手大疆和影石,其去年发布的Action 4和Ace Pro采用的传感器尺寸更大,表现出色。尽管在视频录制格式方面最高只提供4K分辨率,但整体表现明显优于GoPro。
在功能方面,GoPro 13新增了超级连拍慢动作模式,可捕捉高速运动时的细节。配备1900mAh大电池,提供长达150分钟的续航;采用最新的增强防抖技术6.0,实现360的水平锁定。GoPro还推出了全新的镜头套装和磁吸转接支架,使拍摄更加便捷。但从官方给出的参数来看,GoPro相较于大疆和影石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尤其在本土化方面,国产厂商已经遥遥领先。
GoPro也有其独特之处。它是市面上唯一内置GPS定位系统的运动相机,可以显示速度、地形、海拔等详细信息。这一功能在极限运动场景的录制中非常实用。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一功能并不能完全弥补其在性价比和便捷性方面的不足。以售价为1998元的大疆Action 4为例,其性能与GoPro 13不相上下,而且大疆提供的售后服务远优于GoPro。
对于运动相机市场而言,GoPro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业绩报告显示,GoPro今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同比下滑13.8%,净利润也大幅下滑近30%。这主要源于产品线过于单调以及产品缺乏创新。多年来,GoPro的产品设计变化不大,尽管尝试推出航拍无人机和全景相机等新产品线,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升级并不明显,缺乏新的亮点与卖点,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尤其是在与国产厂商的竞争下,其在硬件配置、软件体验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GoPro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了产品本身的改进,GoPro还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赢得市场份额。国内售后服务也存在一定问题,尽管其售后体系相对完善,但流程繁琐,维修时间长。相比之下,国产厂商如大疆则更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售后的要求,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售后服务体系,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劲挑战和市场的不断变化,GoPro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反馈也是关键。随着IFA 2024的开幕,我们期待看到GoPro等厂商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