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离合变速器,简称DCT,因其内部装备两组离合器而得名。虽然不同的汽车厂家对这种变速器的称呼有所差异,如大众称其为DSG,保时捷则称之为PDK,但归根结底都是以DCT为基础进行命名。
DCT变速器主要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型。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湿式离合器使用油液进行散热,而干式离合器则无此环节。这种变速器结合了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和自动变速器的便捷性,既能够快速换挡,又能够提高传动效率。尽管干式双离合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消费者关于顿挫问题的吐槽,但其高效率特点仍然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双离合变速器的优势并应对其挑战呢?我们咨询了上汽变速器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顾健华。据他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油耗法规的日益严格,干式双离合由于其高效率的特点,可能会比湿式双离合更具优势。
当被问及DCT的技术含量是否高于AT和CVT时,顾健华表示,DCT作为一种从赛车技术中演化而来的自动变速器,在动力性和经济性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赛车领域,DCT的技术含量确实高于AT和CVT。但在民用领域,关键是产品要满足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当前,AT是全球范围内最为成熟的产品,而DCT和CVT则紧随其后。虽然国产的AT、DCT、CVT都处于发展初期,但DCT的发展速度正在快速赶超AT和CVT。
至于DCT产品开发的核心难点,顾健华指出,目前的主要难点在于根据离合器类型和动力机构的不同进行分类。湿式离合器的开发难点在于提升系统效率和解决拖曳扭矩过大的问题;而干式离合器的开发难点则在于满足整车的平顺性要求,需要解决离合器系统的热模型问题以及不同条件下的补偿机制。液压式和电机式离合器执行动力机构的开发也有其独特的挑战。
对于DCT的挡位数量是否越多越好这个问题,顾健华认为这取决于整车的油耗、轻量化和成本的综合考量。目前看来,当DCT达到7挡后,增加挡位数对油耗的贡献逐渐减小,同时会增加软硬件的复杂性,提高开发成本和难度。无论是湿式还是干式,上汽变速器自主开发的DCT主要以7挡为主。
至于干式双离合存在的技术弊端是否会使其退出市场的问题,顾健华表示,虽然干式离合器存在散热性能不佳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耗法规的加严,这一问题正在得到改善。大众和上汽等都有成熟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产品,并且正在不断提升其散热性能。由于干式DCT具有效率优势,因此它不会退出市场,反而会有新的发展机遇。
针对湿式双离合的拖曳扭矩问题,顾健华指出,这是影响传动效率和换挡平顺性的关键因素,也是湿式DCT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因素包括摩擦片数量、油量、材料、间隙以及所使用的润滑油种类等。
对于驾驶DCT车型的用户,顾健华建议按照使用手册正常使用即可。用户应注意保护变速器,避免长距离空挡滑行、避免在大坡道上反复起步以及避免在车辆打滑状态下长时间轰油门。对于所有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用户都应避免强行挂空挡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