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夏天,网剧界最火的无疑是《隐秘的角落》。除了贡献了许多经典台词和表情包外,这部网剧还成功带火了一首古老的童谣——《小白船》。
童谣的歌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在银河中的蓝天下,有一只小白船在行驶,船上有一棵桂花树,白兔在其中游玩。每当剧中主角张准备行动时,背景音乐会变成这首悠扬而神秘的童谣,给人一种神秘感。
对于许多80、90后来说,《小白船》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是学校和合唱比赛的常客。随着这部网络神剧的火爆,这首童谣意外地登上了“恐怖童谣”的榜首。但实际上,《小白船》的原始背景并不像听起来那么静谧美好。它的诞生源自一个悲伤的故事。在1924年日本占领时期,作曲家的姐夫去世,他的姐姐因思念丈夫而对着月亮发呆。在这种破碎、亲人离世的双重打击下,作曲家创作了《半月》以慰藉寂寥。原版的童谣中描述晨星作为灯塔,指引亡灵飘向西天。这首童谣旋律优美,广为传唱。
除了《小白船》,其实“恐怖童谣”并非只有这一首。在真人秀综艺《明星大侦探》中,也曾出现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童谣。这些童谣通常简单易懂,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细思极恐。
童谣通常是孩子的语言,简单快乐、天真无邪是其特点。但在过去的欧洲,曾诞生过无数黑色童谣。例如,《鹅妈妈童谣集》是一本17世纪的英国童谣集,被视为恐怖童谣的宝典。这本书中收录了诸多知名童谣,它们在民间广为传唱,背后往往隐藏着真实而黑暗的故事。
一些童谣的歌词看似简单,却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现实。例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这首歌,其背后与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安妮博林的遭遇以及可怕的献祭仪式有关。另一首与“玫瑰花”有关的童谣,歌词短小精悍,实际上也有着悲惨的背景,与17世纪伦敦地区的有关。这些童谣通常隐晦地将社会现实融入歌词中,让后人通过歌谣窥见当年的恐怖场景。
这些童谣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仍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被悬疑作家们巧妙地融入作品中,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些童谣与恐怖事件的组合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它们展现了纯洁与污秽、童稚与的反差,形成了巨大的恐怖氛围。
虽然回看这些充满恐怖元素和原始情节可能在当代视频网站上会被下架,但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在那些时代会诞生恐怖童谣?实际上,恐怖童谣的诞生是社会现实的写照。它们大多诞生于16-18世纪的工业时期,那个时代的贫富不均、社会束缚和治安秩序的混乱导致了各种恐怖事件的发生。童谣的作者们可能想通过这些方式唤醒人们对生命的重视,打着儿童娱乐的幌子,把当时所有的“不可言说”编码成朗朗上口的童谣,传达出警示和反思的信息。尽管时代变迁,但这些警世箴言仍值得我们深思。“恐怖童谣”并不恐怖;真正的恐怖是人心的险恶。让我们正视这个世界,拥抱阳光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