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人类的母亲悉心照料后代不同,龟类母亲在产卵后便悄然离去,将照顾的重任交给饲养者。那么,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如何妥善照料龟卵与初生的小龟呢?让我们跟随龟类专家的脚步,一同了解孵化经验。
随着孵化季节的来临,我首次肩负起孵化的重任,决定将其托付给我的父母照料。在这里,我想与他们分享一份简洁易懂的孵化攻略。如果你是新手饲养者,这份攻略将为你提供基础知识和个人经验的总结;如果你是经验丰富的饲养者,也许也能从中得到启示和参考。
在孵化的关键环节中,孵化介质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湿度的控制。推荐使用吸水透气性更佳的蛭石作为孵化介质。对于新手来说,如何掌握蛭石中的水分含量可能会感到困惑。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将干蛭石包裹在合适的纱布或网兜里,然后浸泡在水中,直到吸收足够的水分后再轻轻挤压使用。这样既能确保适宜的湿度,又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但务必确保使用前的蛭石温度已降至常温。
在孵化盒的制作上,我们需要考虑到保湿、保温和透气等因素。食品级塑料的一次性饭盒是理想的选择。为了确保湿度不会快速流失,孵化盒需要打孔,但建议尽量少打,孔面积不超过饭盒盖子的10%。为了增强保温保湿效果,可以使用泡沫塑料箱。
在种龟的管理方面,下蛋前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新鲜食材,如鲜活鱼类、昆虫、蔬菜水果等。虽然龟粮营养丰富,但新鲜食材中的活性物质是龟粮无法替代的,尤其是母龟在怀卵期间对活性物质的需求更为旺盛。在临产前,需要将母龟移至特制的产房或产蛋地点,并提供遮蔽处,以增加母龟的安全感。产蛋的土壤需要选择既稳定又不易塌方的材料,如椰土混合粘土。
捡蛋时需要注意挖掘技巧,务必轻柔且仔细。如果你不确定蛋的产下时间,挖掘时应保持蛋的原始朝向。由于龟蛋没有像鸟蛋那样的系带,放反会导致卵黄压死胚胎。将蛋转移到孵化箱时,也要保持原来的朝向,并在朝上的一面做好标记。
在后续的孵化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避免剧烈的震动,特别是在胚胎尚未成型的前期。常温孵化草苗的时间约为两个月左右。当孵化到一个半月时,可以使用手电筒检查蛋中的胚胎位置并做好标记。若出现破壳困难的个体,可以在其头部蛋壳上开一个小口,以便小龟呼吸,然后等待小龟自行爬出。这是已知最安全的人工破壳方法。
最后阶段是出苗,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刚孵化的小龟由于有卵黄提供营养,会有一段时间不进食。对于草苗来说通常是1至3天,不同品种可能会有所差异。开食时可以使用红虫、丰年虾或专门的稚龟开口龟粮。由于小龟体质较弱且对温差敏感,建议在室内静养一段时间后再放到室外饲养。关于后续的饲养方法,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
本文作者:龟类专家 审核编辑:资深编辑 排版编辑:自然生态编辑 图片来源:龟类专家拍摄及网络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