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里关山,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的孤峰之上,海拔三千八百米以上,四周寥无人烟,空旷寂静。这里是全球大气本底站的独特选址,亚欧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站便坐落于此。这座站在高寒之地吸引了无数青年驻足,他们自称是“地球测体人”。今天,《新春走基层》带您走进这群坚守者的世界。
从海南州县城出发,赴瓦里关山的旅途便开始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后,一条崎岖的7公里石子山路展现在眼前,穿越五十一个弯道,才能抵达这座特殊的全球大气本底站。由于近日大雪,道路结冰,使得前行的路更加艰险。
当我们终于登上山顶,高原反应令人感到些许不适。监测员罗文昭和贾莹珠已在更高的地方开始了他们的工作。观测塔高耸入云,为了降低风阻,建得又细又高,在风中摇曳。罗文昭每爬几米就必须停下休息,塔上装有各种监测设备,能实时观测并回传温室气体、气压、风向、湿度等数据。
大气本底站是世界气象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观察点,分为全球和区域两种。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站是亚欧腹地的独一无二之处,已经运行了三十年。这里的监测员需要观测并记录数十个大气要素,如温室气体、气溶胶和太阳辐射等。这些数据虽然对公众而言较为陌生,但对预警和未来大气成分变化的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早晨七点,天色尚未全亮,罗文昭和贾莹珠便带着沉重的采样设备开始了他们的追风之旅。他们先测定风向,然后前往上风口寻找合适的采样点采集空气样本。尽管周围三十公里内人迹罕至,但野生动物时常出没。他们的活动不仅可能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对站内的设备和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巡山是监测员们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站长王宁章是这个春节的值班人员。由于预报显示瓦里关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雪,他提前带着物资上山换班。为了保持空气不受人为干扰,站内严禁明火,因此值班期间的主要食物便是泡面。王宁章带着饺子皮和肉馅,打算用电磁炉煮饺子,为站内增添节日气氛。
孤独的瓦里关在风雪中屹立不倒,这里的监测数据几十年来绘制出了珍贵的“瓦里关曲线”,为科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王宁章的小儿子刚刚出生一个月,因为值班的原因,他只能短暂陪伴。在巡视探测环境时,他思念家人,在雪地上画出他们的形象,其中最大的身影是他的妻子——家中的顶梁柱。他用心形符号代表对妻子和两个孩子的祝福与思念。他们坚守在瓦里关,虽然孤独寂寞,但充满希望与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地球的“生命线”。他们的付出不仅是为了地球的明天校准温度,更是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却意义非凡,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坚守都是对地球大家庭的守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