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有一对夫妇来到一家专门销售红木家具的店铺,对店内展示的红酸枝沙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店主向他们详细讲解了沙发的款式、材料、工艺和价格,但客户在得知价格后表示疑虑,并提到对面XX店铺的沙发虽然也是酸枝材质,价格却仅为3万多。这对夫妇在比较之后选择了离开。在他们抬头看到对面店铺的标志——东非酸枝时,他们对酸枝木的种类和差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了解更多。
关于酸枝木的介绍对于广大红木爱好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容易混淆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酸枝呢?市面上众多的酸枝种类之间又存在着哪些差异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酸枝木的相关知识。
要明确的是,酸枝并不是一个严谨的植物学概念,而是一个通俗的称呼,目前被归类木标准的分类之一。酸枝名称的起源与交趾黄檀有关,因为这种木材在被锯切时会产生明显的酸味。随着类似的新树种不断被发现和引入,人们开始用各种地名加上“酸枝”来命名,从而形成了庞大的酸枝家族。
为了规范市场,2000年的《红木》标准中,红木被定义为包括2科5属8类33种树种心材的总称。而在2018年,根据国际学术研究的更新,一些同名异种的树种被调整合并,红木国标调整为2科5属8类29种。
在红木国标中,黄檀属的木材以酸枝木分类命名,共有14种。其中,黑酸枝木有七种,红酸枝木也有七种。除了这14种被国标认可的酸枝木材外,市场上还有许多不被《红木国标》承认但同样被称为XX酸枝的木材。这些木材中,常见的有非洲酸枝、东非酸枝、澳洲酸枝、南美白酸枝等。
在国标规定的14种酸枝木中,有些如赛州檀香、巴西檀香等较为罕见。常见的酸枝木有九种,按照成品家具的价格水平排序,交趾黄檀、卢氏黑黄檀等位列其中。这些木材的产地、外观以及价格均有所不同。
以交趾黄檀为例,它是最早被用于宫廷家具的木材之一,产自东南亚地区。其无论是原材料还是成品价格都较高。而卢氏黑黄檀则被称为大叶紫檀,产自马达加斯加,其价格曾经一度超过大红酸枝。东非黑黄檀则是紫光檀的一种,产于非洲,虽然原料价格不高但由于出材率低导致成品价格较高。
市场上的红酸枝和黑酸枝木材种类繁多,它们的名称、产地、价格以及在家具市场中的应用各不相同。由木市场的复杂性和不同地区的俗称差异,有时会引起误解。购买时一定要询问学名并以学名为准,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了解这些红木树种的特点和区别对于购买者和收藏家来说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酸枝木以及其他红木树种的知识。如果您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话请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内容吧!我们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关红木的知识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