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所身处的空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波动。这些波动有些能够被我们的感官捕捉,有些则可以感受,然而还有些深深隐藏在自然的怀抱中,难以被观测。那么,这些波动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常见的水波开始探讨。当投向水面一颗石子,一圈圈的水波便会向四周扩散,不断扩展,但同时也会受到各种阻力的影响而逐渐衰减。
这些波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现象。以蝴蝶效应为例,这一观点由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1963年提出并得到了证实。当一只蝴蝶在某个空间中挥动翅膀,其产生的频率与空间中的某种固有频率相契合,引发共振。虽然单个蝴蝶的力量微小,但当其挥动翅膀的频率与空间的频率产生共鸣时,这种力量会被不断放大,就像水波一样向四周扩散。扩散的能量的频率又会与其他频率产生共振,力量不断传递,最终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扩音器的构造正是利用声波的直接扩大,把声音传递出去。如果扩音器发出的波动与空间的固有波动产生共鸣,那么声音便会传递得更远。我们必须谨慎对待这种空间波共振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每次雷雨交加之时,你是否注意到雷声虽然低沉,但窗户和镜子却随着雷声颤动?这是因为你发出的声波与空间中的某种波动产生了共鸣,在狭窄空间中形成“空间震荡”。在卫生间做一个简单实验:微微嘴巴发出“e”的音,调整音程,你会发现整个卫生间的空气都在震动。
波的传递无疑具有力量。举一个例子,向水中扔石子可能会引发海啸。有人用高脚杯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杯口沾上水,然后用手指在杯口转圈,通过高速摄像机拍摄可以看到杯口变形,甚至用一个特定频率的喇叭对着高脚杯吹,高脚杯会碎裂。这就是空间波动对物体的影响。
我们曾经提到,空间中存在着各种物质,空间本身也是由某种物质组成。如果我们能找到影响空间物质的波动,那么空间也可能被震动、甚至破碎。通过特定的力量激发空间中的波形产生共鸣,引发空间震荡,可能影响空间物质,甚至导致空间物质破碎。
要实现空间跳跃,我们需要找到连接空间的通道或者缺口。空间中充满了波动,利用这些波的震荡或许可以打开空间通道。因为波动具有特定的形态,我们或许可以在不同地点找到相同的波动,从而打开空间通道,实现跨越空间的跳跃。进入破碎的空间可能面临迷失或被挤压的风险。我们需要寻找能够抵抗空间挤压的物质来保护我们的安全。
科学需要开放的思维,对于如何实现虫洞——连接空间的管道,以及什么物质可以抵抗空间的挤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我留下这两个问题供大家讨论,期待大家留下你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