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洒满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清晨,龙泉驿区的西川汇锦都学校被柔和的晨雾环绕。尽管这所由赵飞校长掌舵的民办学校建校时间仅四年,但其在成都教育界已经崭露头角。作为深耕教育领域的专家,赵飞校长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初心和实践理念。
赵飞校长——教育领域的先锋人物
从成都西川中学的副校长到西川汇锦都学校的校长,赵飞的教育之路可谓一脉相承。他坚信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而非雕刻,这一理念在他的工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走进西川汇锦都学校的校园,智慧化的建筑、书院式的环境、科创实验室等设施,都是赵飞校长倡导生命润泽、多元生长的办学理念的具象表现。
赵飞校长的教育哲学深受戴高龄校长的“三体”教育思想影响,强育要立足学生本体、尊重成长规律。在西川汇锦都学校,赵飞校长成功凝聚了一支兼具西川基因与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学识渊博、严谨纯正,更在课后成为学生的亲密伙伴。这种独特的师生关系,晚自习后操场上的畅谈、宿舍楼下的学习心得分享,都是这一理念的美好写照。
个性化的育人模式:让每个孩子发现自我
赵飞校长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详细的学生成长记录,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和成长轨迹。学校推行的“一生一规划”项目,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我发展的坐标。这种个性化的育人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
学校的“全面生长课程体系”正是这一思想的实践。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科创、艺术、体育等领域的特色课程,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学校对创新精神的鼓励和支持,从制度上保障了让优秀者更卓越的培养目标。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探索教育的未来之路
谈到民办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赵飞校长视野开阔。他认为,学校既要具备担当的格局,也要有严谨纯正的治学态度。在此基础上,学校正在筹划与高校合作开设“未来”研学项目,深化与国外友好学校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在教学楼中庭,电子屏上展示着师生的教研成果,这些都是教师自发探索的创新成果。赵飞校长强调,创新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种“接地气”的教育实践,正是西川汇锦都学校的独特魅力。
随着暮色降临,校园里传来学生排练课本剧的笑声。赵飞校长说,他喜欢漫步校园,听学生讨论课堂上的问题,看他们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他相信,“教育是慢功夫”,需要耐心浇灌,才能让每株植物都绽放独特的生命力。这位富有远见和教育热情的校长,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创成都民办教育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