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汉字的书写,确保字形方正、工整、匀称、平衡和稳定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汉字的重心问题。我们经常提到要保持写字时的重心稳定,但实际上确定汉字的重心并非易事。
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汉字存在四个重心点。他通过把正方形进行五等分并连线,指出中间的四个等分点是汉字的重心所在。但在启功先生的教学中,他所举的范例字如“人”、“大”、“仁”、“厂”、“教”、“放”等,其笔画位置和结构与这四个重心点的匹配并不明显,这让许多观众难以理解这四个重心点的真正意义。在我看来,启功先生的四个重心点理论并不准确。实际上,无论是物体、图形还是汉字,它们都只有一个重心点。
为了深入理解字的重心及其与重心线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重心”这一概念在物理学的确切含义。重心源于物理学,涉及到静态力学和运动力学等领域。简单来说,任何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重力,这些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对于形状规则、密度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对于不规则物体,可以通过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物体的内部和外部。物体的重心越低,其稳定性越高;反之,稳定性则越低。
对于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确定,可以采用悬挂法。保持物体平衡的关键在于找到其重心的位置,通过物体重心点的垂线被称为重心线。只要支撑点位于物体的重心线上,物体就能保持平衡。例如,在玩旋转游戏时,手指的支撑点就在书本或篮球的重心线上。
物理学的二力平衡定理有助于我们计算和寻找物体的重心点。数学中也讲解了平面图形的重心问题。对于形状规则的平面几何图形,其重心与几何中心一致。而对于复杂的图形组合,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理论来寻找其总重心的位置。
汉字由规则的线段型笔画(横竖画)和非规则型基本笔画(撇捺折等)组成,寻找其重心相对复杂。对于纯横画的字,可以根据每条横画线的重心点来确定字的重心及重心线位置。而对于包含非封闭形和封闭形的汉字,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例如,“中”字由封闭形“口”和一个悬针竖组成。只有当“口”字的重心线与竖画的重心线重合时,“中”字才能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
不论汉字的结构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将其中的中竖线视为重心所在的直线,即重心线。当字的总重心位于格体的中竖线上时,这个字就达到了平衡稳定的状态。这一结论适用于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不同类型的汉字。在书写汉字时,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持字体的平衡和稳定,通过调整笔画的位置和结构来实现这一点,以确保字形的美观和整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