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电视本应带给我们更为便捷和丰富的视听体验,然而现实却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用户频繁遭遇智能电视的“套娃式”收费现象,这使得观看体验变得复杂且费用高昂。
市民郝阿姨为了给孙子观看动画片,却意外陷入“会员陷阱”。想要观看的内容被各种会员门槛阻挡,为了去除广告需要购买免广告的会员,投屏则需要另外购买电视端的会员,就连给孩子观看的动画片也需要专门的儿童会员。这种层层设障的收费模式令人防不胜防,消费者难以承受。
智能电视品牌虽然拥有自己的内容平台,但同时也嵌入了其他热门视频平台的内容。这些平台通过各种套餐的诱惑,引导用户充会员。即使成为会员后,也只是迈过了第一槛,后面还有更多细分领域的会员等待用户开通。这种“套娃式”收费现象令人头疼,引发人们对智能电视与视频平台收费模式的质疑。
大多数消费者对成为会员后能够享受哪些权益并不清楚。平台对于会员开放的内容、可使用会员的渠道以及会员开通费用等问题都模糊不清。一些视频平台甚至根据投屏画面的清晰度来划分会员等级,设置不同的收费项目,这让消费者感到十分困惑和不满。
即使付费成为会员,用户仍然可能面临诸多问题。购买了会员却无法观看最新剧集,购买超前点映却不支持所有端口播放。各种中插广告、剧中小剧场等也让人苦不堪言。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智能电视领域,一些智能应用也采用了类似的收费方式,消费者在购买智能设备时往往被宣传资料中的诱人内容所吸引,但实际操作时却发现需要额外购买才能享受完整服务。
智能电视产业的各方,包括电视制造商、集成平台和内容提供方等都参与了这一创收之路,但他们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设置各种收费项目上,而不是提升用户体验。这种现象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智能电视的操作能否更加人性化、内部生态能否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用户的观看体验能否更加流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除了部门需要统一调控外,行业也需要提高自律和协作,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实现利益的合理分配。最重要的是,各方应协同努力,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更优质、更合理的内容服务。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简化智能电视的收费模式,提升用户体验,让智能电视真正为用户带来便利和乐趣。
(本文作者为金海岸工作室的叶薇、赵冰琰、马雨洁,图片来源于App截图和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