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卓应用用户隐私保护的探讨
作为一个隐私评级网站,针对安卓应用对用户隐私的侵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级。出乎意料的是,评级最差的应用竟然是一些广受儿童喜爱的手机游戏,例如“会说话的汤姆猫”、“水果忍者”以及“愤怒的小鸟”。
应用评级依据两大因素:一是应用如何追踪用户,二是这种追踪是否符合用户预期。即便是那些公开透明地向用户解释追踪行为的应用,如社交平台和Instagram获得了评价,但仍有不少应用在隐私方面表现欠佳。
以“会说话的汤姆猫”为例,这款游戏允许用户饲养一只可模仿人声的虚拟猫。该应用会将用户的录音分享给广告商以获取利益,并存在与电脑连接后能够删除或修改电脑文件的潜在风险。对于这一现象,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研究人员仍在深入调查中。
再如“水果忍者”这款益智休闲游戏,它不仅知晓用户的精确地理位置、运营商及手机号码,还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广告商。另一款应用The Holy Bible(圣经)也在隐私方面存在问题,它在后台收集用户的联系人、通话记录、电话号码及位置信息,对儿童用户尤为不友好,被评为C级。
Jason Hong副教授,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副教,领导着PrivacyGrade项目。他表示:“用户的期望与应用的现实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团队已分析超过百万个安卓应用,发现有近千个应用的隐私评级有待提高。
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是免费的手电筒应用也因过度收集用户数据而备受诟病。例如Super-Bright LED手电筒应用会侵入用户隐私如职业信息、设备ID和手机号码。而Brightest Flashlight手电筒应用的免费版本曾因获取用户地理位置而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如今仍继续追踪用户位置。
“愤怒的小鸟”系列游戏也在隐私方面存在问题,如在应用内追踪用户地理位置、获取社交账号信息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下应用对个人隐私的重视程度。
那么,面对手机隐私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隐私清理工具呢?
关于PrivacyGrade团队
致力于帮助那些可能侵犯用户隐私的手机应用提高自我意识。该网站提供详细的报告,阐述应用如何侵犯用户隐私。团队成员则根据这些报告进行评级,评级从A+到D不等。
该项目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Jason Hong副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包括Jialiu Lin、Shahriyar Amini、Song Luan、Mike Villena和Richmond Wong等。Janne Lindqvist、Norman Sadeh及Joy Zhang等教授为PrivacyGrade的建立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建议。
总体而言,保护个人隐私在数字时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的评级及报告,用户可以更加明智地选择手机应用,并促使开发者提高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