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英国人的“抱歉”语言习惯
今天,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英国人经常使用的“sorry”这个词的背后含义和文化背景。根据一项BBC社会调查,英国人说“sorry”的频率极高,每个人每天平均说8次,一生中累计高达233600次。那么,为什么英国人如此钟爱使用“sorry”这个词呢?
其实,“sorry”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英语的“sarig”,意为痛苦、伤心或满心悲伤。英国人在使用这个词时,语境丰富多样,无论是想要获取更多信息、坐在某人旁边,还是表达讽刺心理等,都会习惯性地使用这个词。
英国社会推崇在不侵犯他人个人空间、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表达尊重,“sorry”一词因此被频繁用作口头禅。语言学家称之为“消极礼貌”。通过道歉,英国人能够确保自己的行动不受他人妨碍。与此朋友们则更倾向于展现“积极礼貌”,以友善和融入团体的渴望为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下这种“礼貌”背后的英国人心理。他们可能在内心默默评估你的行为,但表面上仍然保持礼貌。在拥挤的场所,当英国人说“能否请您稍微往前移一点?”时,他们的内心可能正在微妙地评估你们的空间关系和社交礼仪。英国人在说话时还可能寻求共鸣。比如在一个研究中,向陌生人借手机时说上“Sorry关于下雨”,能够大大提高借手机的成功率。他们可能并非真心道歉,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寻求情绪共鸣,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sorry”这个词在英国人的口语中也带有讽刺意味。当英国人自认为在某些方面比别人优越时,可能会利用这个词来突显自己的优越感。“sorry”在某些情境下也是为了获取更多信息。英国人说这个词可能是因为他们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或者为自己的知情而表示歉意。
除了这些分析,还有一些有趣的数据关于英国人在何时使用“sorry”。据说在英国,有高达六十种场合人们会使用sorry这个词来表达歉意或应对尴尬的情况。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不小心撞到别人、没听清别人说话、不小心迟到或早到,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放太多牛奶或没放够牛奶等,都会用到“sorry”来表达失误和歉意。这也是英国人生活态度和文化习惯的一种体现。对于感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英国作家Henry Hitchings的《对不起!:英国人和他们的礼仪》,以更深入地了解英国文化。
无论在哪个,“语言和文化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人群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让大家对英国的文化和语言习惯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在英国留学的朋友们,更能适应那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享受美好的留学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