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广州,除了火车站和珠江桥,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莫过于上下九。
想当年,午后的上下九,人群熙熙攘攘,你甚至可以在街头巷尾一字不漏地听完张悦楷讲述的杨家将故事(那是80年代,粤语评书大师张悦楷的讲述,几乎家喻户晓,店铺林立,无人愿意错过这精彩的评书)。
在《说岳全传》第四十七回中,有类似于“杀鸡焉用牛刀”的表达,书中说:“谅一草寇,待末将前去拿来,何劳亲自出马?” 这句话的意思简化来说就是:这种小贼,我去对付就可以了,不需要动用更大的力量。
近年来,CPU性能的发展速度确实有所减缓。从SNB时始,超频的门槛就已经抬高,只有特定型号的CPU,如带有K、X以及奔腾纪念版的CPU才能进行超频,一般的CPU只能按照默认频率运行。
这次,Intel放宽了K频率的限制,使得非K系列CPU也有了超频的可能性。配合解锁K的BIOS,普通的CPU也可以进行超频。其中,奔腾的超频幅度高达36%,I7 6700超32%,I3超19%,而I5 6400的超频幅度更是高达60%,频率可以从100拉到160,这一转变实现了技术上的大逆转。
出于对技术的热爱,我借用了朋友的散片I5 6500进行了一次超频挑战。虽然我没有OCF,但我使用的EX4是一款超频主板,拥有十二相供电设计,原本是为了配合I5 6600K而设计。现在,我尝试用这款主板来超频。带K的U超频相对简单,主要看CPU的体质和运气;而不带K的U超频则需要通过调节K倍率来实现。值得注意的是,Intel已经禁止了K超频,因此我在使用双BIOS时,一个保留超频BIOS,另一个是最新版本的BIOS,以应对可能的问题。对于超频玩家来说,使用易拔插的BIOS芯片更为便捷,便于备份和更换。在超频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败也不必担心,现在都有保护机制,断电后重新开机即可恢复。详细的调试过程较为复杂,这里主要展示成果。我使用的BIOS版本是P2.6,最终将I5 6500从3.2G超到了4.44G。不带K的CPU超频不能像带K的CPU那样调整倍频,而是通过改变K来实现超频会涉及其他硬件频率的变化。虽然显卡等可以锁定,但内存频率会随之变化。在snb、ivb和Haswell时代我都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为了稳定性,我把内存频率设定在了默认频率。为了比较性能提升,我进行了多项测试,包括super pi、cpumark99、国际象棋等。随着频率的提升,多核多线程性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超频带来的性能提升非常显著,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搭配GTX960显卡进行3dmark测试,物理性能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一直作为游戏平台的I5 CPU的可玩性很高,潜力无限大。正如《说岳全书》中的余化龙一样历经风云变幻之际便是它展现真正实力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