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详解
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作业准备、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表面处理、养护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工艺流程及其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
1. 作业准备:确保基础钢筋、模板等已完成验收,测量人员做好标高控制线,混凝土工长协调好机具的调试,测温人员布置测温点。
2. 商品混凝土搅拌、运输:确保混凝土输送的连续性,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验证具体运输时间,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操作要点:
1. 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段分层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处理留置施工缝。如基础部位采用止水钢板,大梁部位采取留设抗拉锚固钢筋等。
2. 混凝土浇筑遵循先低后高、由远而近的原则。开泵水、砂浆应分散处理,严格控制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
3. 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水泥浆清除,初步按标高刮平,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混凝土收头处理应在混凝土收水时完成,所有浇筑混凝土板面应顺一个方向扫毛。
4. 根据测温数据进行混凝土养护,确保内外温差不超过25℃。一般采用蓄水养护、覆盖塑料薄膜或草袋等方式。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
5.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钢筋和模板上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上人或堆载材料。
质量要求:
1. 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达到设计标准。
3. 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需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渗漏。
4.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准确。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流程:
1. 测量放线,确定钢筋位置线。
2. 按图纸绑扎电梯井、集水坑等部位的钢筋。
3. 底层钢筋排布设置,受力钢筋在外。
4. 板上部钢筋网全数绑扎,底部钢筋可间隔交错绑扎。
5. 设置垫块、马凳等。
质量要求:
1. 钢筋品质、规格等需符合设计和规范。
2.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等需符合设计要求。
3. 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连接施工及验收规定。
4. 钢筋连接处需全部绑扎,不得有缺扣、松扣现象。
5. 基础底板后浇带留置施工需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您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