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情怀与纯真童年:儿童文学中的乡愁纽带
近日,《儿童文学大奖大师经典文集》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包含《故乡里的童年》与《童年里的故乡》两册图书,为喜爱儿童文学的读者带来一场心灵深处的盛宴。这套文集汇聚了当代老中青三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佳作,他们一同探寻并雕琢那份被精心勾勒的故乡记忆与纯真童年。针对此,光明网记者采访了该书主编、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高洪波,一同踏上心灵的归乡之旅。
高洪波表示,故乡在文学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作家用文字描绘故乡,留下特殊的地域印记。在儿童文学领域,故乡更是蕴藏着作家的童年记忆和成长轨迹,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和精神的原点。
在主编本书的过程中,高洪波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作家交流,发现无论他们出生在哪个时代,一谈及故乡,都有无数故事想要分享。这种深厚的感情,高洪波称之为乡愁。他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乡愁是对故乡思念到极致的情感,是对童年岁月的刻骨铭心记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与乡愁紧密相连。高洪波认为,乡愁不仅是思念家乡的情感,更是一种对乡村生活的独特记忆和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在绿水青山间自由奔跑、在田野上放风筝、品尝美食的诱惑,以及细腻的人情往来。这种乡愁或许是专属于人的独特浪漫。
云南作家吴然的《乌蒙记忆》通过三篇文章展现了乌蒙山区的淳朴自然之美。在高洪波眼中,吴然笔下的故乡不仅有自然的纯美风情,还有温暖细腻的人情世故。这样的故乡让吴然的文字如泉水般清澈,充满生命力。
对于高洪波个人而言,他的童年时光在科尔沁草原上度过,那里的广阔与辽远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他说:“科尔沁草原是我的文学梦想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他驰骋草原、仰望蓝天,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切都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更多的诗情画意。
高洪波的童年记忆还包括田野、马莲花、向日葵方阵等细节。他描述道,故乡的马兰花美丽动人,如同蓝天上坠落的碎片。这些美好的事物不仅塑造了高洪波的审美观,也影响了他的创作生涯。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找到故乡的影子。例如,《故乡里的童年》中关于食物的部分,具体描绘了几种家乡特色食物,如韭菜花、酸菜芯、菜包饭等,这些食物共同构成了他童年的味道,既遥远又亲切。
当高洪波用文字重新描绘这些食物的味道时,仿佛重返故乡,找回了孩子时最纯真的快乐。故乡的美好和乡愁的纽带都在他的文字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报道改编)
